一、症状
菜豆菌核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或南方露地蔬菜,可为害地面茎基部、茎基分叉处,还可为害豆荚。发病初期病部为水渍状,后变为灰白色,绕茎一周病茎皮层组织软腐,干燥时纵裂成纤维状,病部以上茎蔓和叶凋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病斑表面和内部均长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还,病茎中空。豆荚染病产生水渍状病斑,后软腐,湿度大时,病斑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菜豆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核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在干燥土壤在可存活3年以上,潮湿土壤则仅存活1年,春季遇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菌核即萌发产生子囊孢子,随气流或风雨传播,子囊孢子萌发后从寄主表皮或伤口侵入,病斑长出的菌丝也能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的植株。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20度左右,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有利于发病。连作地病原多,通常发病重。菜田地势低,土质黏重,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管理粗放造成植株表皮有较多伤口的,发病都较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
从病株上采种。若种子混有菌核,播种前用10%的盐水浸种,去除上浮的菌核,清水洗净后再播种。
2、加强耕作管理
避免连作,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与水稻轮作一年即可减少大量存活的菌核;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将菌核深埋;及时清除早期发现的病株,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药剂防治
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1-2次。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