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技术

2021-08-03 16:27来源:   作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假单胞杆细菌引起,从苗期开始发生为害,子叶受害时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受害时初呈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成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中部干枯脆裂形成穿孔,潮湿时叶背有乳白色菌浓;瓜条发病初期也呈水浸状病斑,严重时形成溃疡或裂口,溢出乳白色菌浓,后期瓜条病部腐烂有臭味、向内浸染种子。其综合防治措施是:


  1、培育良种,做好消毒


  种子带菌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源,也是远距离扩散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搞好制种基地无菌生产的情况下,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即种子用70度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种子含水量必须在10%以下),或50~55度温水浸种20分钟,也可以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后100万单位农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浸种2小时,然后用请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养无病壮苗


  对重病地块可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性强的津研4号、津春1~4号、津杂2号、3号、4号、满园绿、碧春等黄瓜种作种用,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注意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温度,增加光照,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推广使用高垄、覆膜、暗浇水的栽培技术,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并及时深埋。做到前期保温降湿,生育中后期通风排湿,在病害流行期当夜间气温高于15度时应整夜通风,尽量缩短叶缘及叶面结露持续时间与数量,浇水易在晴天早上进行,并应做到浇水后马上关闭门窗,使棚温升到30度以上持续1小时,然后迅速防风排湿,如棚温低于21度,可再闭棚升温至30度继续1小时再防风。


  3、药剂防治


  在保护地内为了降低棚内湿度可用粉尘法,即在发病初期傍晚使用喷粉器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10%百菌清粉尘剂,或10%脂铜粉剂每亩每次用1公斤,大田防治可选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粉剂55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粉剂400倍液,每亩用兑好的药液80公斤连续喷洒3次,间隔3—5天。也可用1。8%爱多收8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倍与可杀得琥胶肥酸铜进行混合防治,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