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和青枯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7-04-03 21:09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作者:

  又到了育秧季节了,每年都会有很多农户秧苗遇到这两种病害危害,这两种病害在旱育秧中很常见,危害不小,但只要能早预防、早识别,还是很好防治的。现将水稻立枯病和青枯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阐述如下:

  一、立枯病

  1、病原菌:病原过去一直认为是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但从以后的研究和防治实践看,应为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稻苗,秧苗缺水条件下发病严重,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

  2、症状识别:水稻旱育秧二叶期以后,秧苗叶尖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成簇成片发生,很快蔓及全床。在秧苗4叶期后发病症状为突发性青枯,成簇成片的秧苗叶片纵卷萎蔫,继而枯死。

  3、药剂防治:过去使用敌可松防治,效果较差,后改用甲霜灵或甲霜灵锰锌防治,防效达到了95%以上。于水稻播种前用25%甲霜灵可湿粉100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150克,拌50公斤稻种,也可于秧苗1.5叶期, 用25%甲霜灵可湿粉每平方米0.75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每平方米1克,兑水2~2.5公斤用喷壶喷浇于育秧床上,选用以上两种措施之一均可。

  二、青枯病

  1、症状识别:水稻 “青枯病” 实际上有两种,一个是水稻秧田期的生理性青枯病,发生比较常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枯病,常与立枯病混合发生。其症状是水稻秧苗地上部迅速失水而枯死,秧苗枯死时仍呈绿色;另一个就是本田后期发生的细菌性基腐病,表现为田间零星发生,甚至1穴中仅有1、2株发病,病株基部茎节发硬、变黑并伴有恶臭味,该病后面有介绍。

  (生理性)青枯病的病因:青枯病多发生于水稻3叶前后。主要是由于低温袭击、冷后暴晴或温差过大,比如在水稻秧田揭摸前,没有及时通风炼苗,造成秧苗徒长,揭摸后,秧苗不能适应环境,而造成稻苗体内水分供给失调,继而引起地上部迅速失水而枯死。

  2、青枯病的防治:在苗齐后,及时通风炼苗,只要不是大风天,阴天情况下也要坚持通风炼苗。水育秧田,在大风降温到来前,通过调节水层来护苗。

  立枯病、青枯病总的根缘是地上、地下部生长失调(如徒长或伤根),造成地下部根系相对差,在遇到特殊天气,地上叶片蒸发量大的情况下,根系供水不够,地上失水干枯。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