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鱼类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在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多采取池塘养殖。养殖鱼类主要为四大家鱼和鲫、鲤及武昌鱼等,多为混养模式,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较高的经济效益。
常规鱼类从生活习性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底层鱼、中下层鱼和上层鱼3大类。青鱼、鲤鱼、鲫鱼等为底层鱼。草鱼、鳊鱼等为草食性鱼类,虽然基本接近底层鱼类,但由于其活动和摄食空间处在水底偏上位置,为了与其它底层鱼类有所区别,水产界权威人士将其划归为中下层鱼;鲢鱼、鳙鱼主要在水体的上层进行活动和摄食,为上层鱼。一般上层鱼放养比例为40%~50%,中下层鱼为30%~35%,底层鱼为25%~30%。如鲢、鳙鱼种(上层鱼)的放养比例分别为30%和10%,草、鳊鱼种(中下层鱼)为30%,青、鲫、鲤鱼种(底层鱼)为30%。养殖实践证明,在同一池塘内将上层鱼、中下层鱼和底层鱼,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组合在一起混养,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池水的立体空间,提高池塘养鱼生产力,其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单打独斗型”的养殖鱼塘。以上表明,混养是可行的,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但随着养殖户对经济效益的不断追求,盲目扩大养殖,提高养殖密度,使得混养模式主次不明,饵料资源相对缺乏,互利共生没有形成,为此只能通过高强度投饵及大量施肥来维持资源需求。在此种情况下,直接后果就是病害频发,特别是鱼类败血症,常引起重大经济损失,这成了当下池塘养殖一大瓶颈,阻碍了池塘养殖的发展。本文就败血症在混养池塘不同鱼类暴发顺序做一个分析,以期能找到发病的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重预防的目的。
鲫鱼、鲤鱼及青鱼
在混养池塘中,鲫鱼、鲤鱼及青鱼为底层鱼类,即一般生活在池塘底部。池塘底部是一个特殊水层,就像一个大熔炉,很多东西都在此存在,生根发芽。各种有机质,生物尸体,饵料碎屑及无机盐等沉积在底层,为各种病原特别是败血症病原菌生存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导致大量病原滋生。故在改底不彻底的池塘,底层鱼类极易感染,加上湖北地区养殖密度较大,鲫鱼、鲤鱼及青鱼可能是感染最早的,但是由于湖北地区混养塘中的青鱼多是大规格,抗病力较强,鲤鱼相对鲫鱼抗病力强,故最先出现死亡的往往是鲫鱼,青鱼往往不发病。
白鲢、花鲢
白鲢、花鲢在池塘养殖中多在上层水面生活,主要靠水体中浮游生物生活。但是随着养殖技术的改进,鱼类饵料投喂增多,花鲢目前亦或多或少摄食一些粉末饲料。而当病原在底部大量繁殖后,随着水体自身的交换,病原会布满整个养殖池塘,浮游生物表面附着了大量病原。白鲢、花鲢因大量吃食带有病原的浮游生物,故成了发病的第二梯队,但由于目前花鲢不完全是摄食浮游动物,加上人工饵料营养全面,故花鲢的发病相对于白鲢滞后。白鲢发病出现死亡,意味着池塘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地步了。
草鱼
草鱼跟武昌鱼在池塘养殖中处于中下层,主要靠人工投饵,饵料包括人工种草及配合饲料等。故其感染病原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病原的进一步繁殖,草鱼、武昌鱼也将发病。由于混养塘中草鱼多是成鱼,抗病力强于武昌鱼,故草鱼后发病。在湖北混养池塘中草鱼多因肝胆综合征加上天气突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引发暴发性败血症从而导致死亡,此时混养塘处于生死存亡阶段。
预防处理
应对混养在池塘鱼的病害问题,首先调节水质,彻底改底,良好的水质是鱼类高效养殖的保障。养殖前彻底清塘,如有必要,进行清污泥操作;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底改制剂,合理使用调水产品;增氧机坚持“三开三不开”原则;投饵严格遵守“四定”原则。
日常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主要包括投饵、施肥、用药、调水、改底、巡塘、拉网及保持环境卫生等。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类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检查池水变化情况及其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鱼病防治应遵循“防病为主,治病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将病害防治工作贯穿于养殖全过程。混养塘中一旦发现鲫鱼出现不正常,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白鲢开始发病就应该全面治疗了,草鱼若发病则立即停食待采取治疗措施。当然这个模式一般是针对细菌性的、会混合感染的疾病的,专属病害另论。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