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野蛞蝓为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9-12-31 17:52来源:   作者:

竹荪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形态绚丽、清香袭人、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享有“真菌皇后”、“山珍之王”等美誉。据现代医学研究报道,竹荪还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效,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菌,是我国的高档出口商品之一。自2009年引种以来,万安县竹荪种植规模逐年增加,种、加、销产业链渐成,参种菇农也越来越多。但据菇农反映,随着种植规模增加,野蛞蝓为害渐多,2012年为害尤甚。为控制野蛞蝓为害,减少生产损失,笔者就野蛞蝓为害竹荪菇的特点、发生规律、发生原因作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述如下,供菌农参考。 

1 野蛞蝓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1.1 形态特征 

蛞蝓俗称“鼻涕虫”,种类较多,为害竹荪的野蛞蝓成体柔软光滑,体表呈暗灰色或暗黑色,长26 mm左右,爬行时可长达40mm以上,触角2对,暗黑色,眼在后触角顶端,头前端有口,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约体长的1/3,内有退化的贝壳,分泌的粘液无色。卵椭圆形,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颜色变深。幼体与成体形状相同,但初孵化幼体体色较浅,淡褐色,体长2-2.5mm,世代重叠。 

1.2 为害特点 

野蛞蝓畏光怕热,以卵、幼体或成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4-7月份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后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再次活动为害。在竹荪菇园中,白天隐蔽在阴暗潮湿的土缝、土块或杂草下,16时以后开始爬出活动取食为害,以后逐渐增多,至次日清晨3-4时达到高峰,5时以后陆续返回隐蔽处,阴雨天活动为害时间延长,甚至全天活动为害。野蛞蝓多集中取食竹荪蛋和子实体,直接导致减产。另外,野蛞蝓爬行后留下的粘液附于菌丝表面,使菌丝透气和透水性减弱,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其粪便污染诱发杂菌感染,严重影响竹荪的产量和品质。 

2 频发原因 

2.1 竹荪生产环境条件利于野蛞蝓活动与繁殖 

竹荪属中温性菌类,具有喜阴怕阳、喜潮怕干忌淹的特性,菌丝生长适温为22-26℃,出菇前培养料内含水量60%,空气湿度85%-95%。为获得高产,万安竹荪种植常于惊蛰开始铺料播种,4月下旬气温将达30℃时,加盖遮阳网遮光降温,遇旱时通过灌跑马水或喷雾等方式增大湿度,直至9月底采菇结束。阴凉潮湿又无积水的环境在促进竹荪菌丝生长和菌蛋形成的同时,也为野蛞蝓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为野蛞蝓为害频发创造了环境条件。 

2.2 防治不到位 

野蛞蝓活动为害集中在晚上,至清晨5时前已陆续返回藏身处,而竹荪生产属劳动密集型,5月初出菇后, 采菇必须在当天上午10时前结束, 10时以后品质开始下降甚至自溶,采后3小时内须进行预烘干,否则颜色变黄,品质下降,因此采菇与烘菇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劳动强度大,又因种植历史短暂,菌农对蛞蝓为害认识不到位而疏于防治,助推蛞蝓为害的频繁发生。 

2.3 野蛞蝓食性极杂,且耐饥耐药性强 

野蛞蝓食性极杂,可以各种农作物和杂草的幼苗、细嫩叶片和嫩茎为食,且其耐饥能力很强,在食物缺乏干旱高温条件下能长时间潜伏在藏身处不吃不动。另外,野蛞蝓体表分泌的黏液能阻止农药进入体内,常规农药对其防治作用甚差,增加了其防治难度。 

2.4 南方较长时间持续阴雨天气利于野蛞蝓活动与繁殖 

2012年1-6月,万安县总降水量为1212mm,比历年同期偏多334mm,偏多4成。其中3-6月万安县仅30天晴(多云)而无雨,阴雨天多达92天,野蛞蝓活动取食频繁,生命力和繁殖力增强,对竹荪为害发生严重。 

3 防治措施 

竹荪是一种高档食用菌,严禁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竹荪野蛞蝓防控要综合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3.1 农业防治 

建议水旱轮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菇园周围的杂草和垃圾,并通过排干积水、晒地等措施,降低土壤湿度,破坏野蛞蝓生存与繁殖的环境,可有效减少虫口基数。 

3.2 物理防治 

加强种植管理,在竹荪出菇后,一旦发生为害,一是可利用野蛞蝓在浇水后、雨后、晚间、阴天爬出活动取食的习性,人工捕杀;二是在菇田周围堆放细嫩莴苣叶、白菜叶等蛞蝓喜食物,清晨揭开连续捕捉数天,或在嫩叶上喷90%敌百虫原液(先用适量水溶解稀释)直接诱杀成、幼体。 

3.3 药剂防治 

5月初于傍晚在菇园四周撒施生石灰粉,杀死出入菇园的野蛞蝓。当受害较重时在蛞蝓经常出入处和菇园四周喷洒3%生石灰水或100倍氨水,杀成、幼体。或在前潮结束后,667m2用6%四聚乙醛(密达)颗粒剂500g,拌细干土15kg,于傍晚均匀撒在行间诱杀成、幼体,为害发生严重时,第1次用药2周后再追加施药1次,防治效果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