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蛇眼病防治

2020-01-16 16:47来源:   作者:

症状 甜菜蛇眼病又称黑脚病。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叶、茎及根。茎基染病发芽后不久即显症,严重的未出土即病死;一般出土后3-4天显症,病株幼苗胚茎变褐,尤其接近地面处很明显,后茎基部缢缩,引致猝倒。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小斑,后扩大成黄褐色圆形小斑和大斑,小的直径2-3mm,大的1-2cm,斑上具同心轮纹和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块根染病从根头向下腐烂,致根部变黑,表面呈干燥云纹状,后出现灰黑色小粒点,排列不规则。

病原 PhomabetaeFrank称甜菜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Pleoorabetae称甜菜格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埋生在表皮下,内含很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从顶端孔口逸出。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4-6×3-4(μm)。在自然条件下和培养基上均能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圆形,无色,具厚壁。病菌生育适温27℃左右。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3-25℃,最高33-35℃,最低2-4℃,适宜相对湿度95%-100%,适宜pH6.5-7。该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种子上的病菌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年。1℃经2-12小时处理,仅有个别孢子萌发,0℃处理2小时、1℃处理24小时、38℃经50分钟,孢子均不能萌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 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翌年先侵入幼苗形成黑脚。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逸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开始侵染老叶,收获后侵入根部形成黑腐病,引起贮藏期发病或造成烂窖。收获时节去顶叶过低或尚叶柄基部割断,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重要途径。苗期田间幼苗黑脚病发生适温19℃,土壤干燥易发病,此外施肥不当,生长衰弱,土壤偏碱等发病重。成株期湿度大易发生蛇眼病。贮藏期窖温高于4℃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用52℃温水浸种60分钟,适当增加播种量。

(2)选用无病母根。病根繁殖的种子,带菌率很高,因此一定要选用无病母根。

(3)加强栽培管理。有条件的每667m2施硼砂0.1-0.6kg,可提高抗病性。

(4)发病初期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