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叶斑病

2016-10-08 14:46来源:   作者:

为害症状

  生长后期易染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上形成褪绿斑,后变成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扩展后融合成不规则状大斑,直径2~18毫米,有时具黄色圈。严重的波及到茎和荚。 

病原形态特征

  Pseudocercospora psophocarpi(Yen.)Deighton.称四棱豆假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于叶面,子座表生,球形至半球形,褐色,分生孢子梗簇生,直立,不分枝,具1~2个分隔,顶端圆锥状,分生孢子无色,倒棍棒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带病种子长出幼苗,即成病苗,其子叶散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高温多雨天气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抗病品种。如桂丰1号。(2)及时将地表残株、落叶、荚皮深埋土中,减少侵染源。(3)合理密植,保证田间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增强抗病力;低洼易涝地,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不利病菌繁殖,减轻为害。(4)选用无病种子或用种子重量0.2%的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减少幼苗发病。(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隔10天1次,视病情连喷2~3次,有较好防效。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