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细菌性晕疫病

2016-10-08 15:13来源:   作者:

病害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初在亡部叶片或新生叶上现不规则水浸状斑点,后在斑周围出现直径0.5-1厘米的晕圈,斑上常有菌脓溢出;叶脉染病致叶脉坏死,易穿孔或皱缩畸形;果荚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后变褐干缩下陷,斑面渗出菌脓,或病斑中央枯死点小,但周围晕圈宽,别于细菌性疫病(Xanthomonas campestrzs pv. Phaseoli (E.F.Smith)Dye)。

发病规律

  本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有报道种于带菌串0.02%,就可造成该病流行。生长期内该病主要通过气孔或帆械伤口侵入,有时能造成系统侵染。除菜豆外,还可侵染大豆等豆科植物。冷凉,潮湿地区易发病,在16~20℃较低温度下,潜育期2~3天,且症状典型。在28~32℃高温条件下,潜育期长达6~10天,病状轻微。晕圈消失,但寄主内病原菌数量较多。 

防治方法

  (1)菜豆不同品种具明显抗性差异,应选育种植抗病品种。(2)严格检疫,防止种子带菌传播蔓延。(3)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防冶1次或2次。

病原描述

  Pseudomonas syrzngae pv. Phaseolicola (Burkh.) Young, Dye & Wilkie称丁香假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杆状,极生鞭毛,大小1.3~3.2×0.4~0.6微米。在牛肉汁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革兰氏染色阴性,可使明胶缓慢液化,不水解淀粉,不能还原硝酸。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