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凌晨4点,静谧的靖宇县大北山村亮起了一盏灯。驻村“第一书记” 高世龙正披着外衣坐在电脑前,统计“老农夫”的订单。
大北山已经下了几场秋霜,气温急剧下降。山坡上的作物正等待收割,而“老农夫”作为大北山集体打造的农产品品牌,在拼多多等网络平台正一再走红,成为销售爆款。 曾深陷于贫困的村民们不敢想象,坐在家里怎么就能把东西卖得那么远。正如他们无法想象,这位8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正向着2019年全村经济产值达到1.2亿元的目标冲刺。他要利用电商,利用品牌,让全村经济产值比2015年的425万元增长30倍。
上午9点,阳光驱走了草木上的白霜,大北山渐渐暖了起来。高世龙站在村部门口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客商:“我们村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都最适宜种植人参,现在‘老农夫’牌人参的销售量已经位居几个网络平台的前列。”
在高世龙的带动下,大北山村原来分散的农产品聚合一起,农民们齐心协力种人参,创品牌,使 “老农夫”品牌成为大北山村的代名词。农民的收入也跟着翻了番。
高世龙出生于1983年,青年入伍,曾经在部队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14年,高世龙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吉林电视台工作。2016年1月被派到白山市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我来的时候热情很高,也做足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靖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现实让高世龙心里一惊,他说:“刚来的时候,村里全都是土路,下点小雨便泥泞不堪,很难进村。农民们固守着自己的种植观念,起初对我并不信任……”
自筹资金帮助农民修危房,发动亲友捐款救治贫困病人……一次次不计回报的付出,让农民看到了高世龙的真心和决心,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跟着高世龙干。
高世龙意识到,脱贫攻坚要找到突破口,要靠发展产业来“造血”,既要改变当地种植结构,也要创立品牌规模化发展。
高世龙带着村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不断增加人参、天麻、贝母、木耳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还带领村民开辟“大北山村田园经济体”,建立小型山野菜加工厂,村民种完地后就上山挖山野菜,加工厂负责统一回收。高世龙注册了“老农夫”品牌,并开始推动大北山村电商发展和销售转型。高世龙在众多网络平台进行了几番试水,最后“老农夫”品牌将发力目标锁定在新电商平台拼多多。拼多多本身就是从农货起家的,它通过“人为先”的逻辑,把消费者长时段的分散需求汇聚成短周期的批量需求,特别适合把农产品在短暂的成熟期内顺利卖出去,把农产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完美连接起来。
为了充分利用好电商这一重要的销售平台,高世龙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商运营知识,同时还从上海挖来了专业的运营、美工和采购人员,很快“老农夫”的拳头产品长白山人参便位居拼多多平台相关类目的前列。
“老农夫”触网,闯出扶贫致富的新路。大北山村村部旁的活动广场就是利用盈利资金修建的,每年冬天都会举行分红大会,村民人均增收已达数千元。
热门资讯
HOT NEW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