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猪赚钱到“土里生金” 全旺一农户种出优质旱稻

2019-11-01 17:45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今年,我种了200多亩的旱稻新品种沪优2号,已经收割稻谷7.5万公斤。”10月25日,衢江区全旺镇的种粮大户陈松木告诉记者,这旱稻虽然产量不高,但品质优,加工出的大米清口、糯香,消费者十分喜欢。“散装的大米每公斤卖7元,我已经销售3500公斤。”

  49岁的陈松木是全旺镇柴公岗村人。“以前,家里穷,我30岁才结婚,当时住的是泥墙屋。”婚后,陈松木与妻子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开始一边种田一边养猪。最初,他流转了20多亩地种粮,插秧、收割基本上靠夫妻俩辛苦劳作。付出总有回报,那年他种粮利润有2万元。之后,他把种粮面积扩大到50亩。

  “养猪也是逐年扩栏的,最多一年有存栏母猪10头,经济效益不错。”陈松木说,经过10年的辛苦劳动,他终于在2010年投入18万元建了幢三层楼房。

  改善了生活条件,他种粮信心更足。2013年,他办起伟芳家庭农场,将种粮面积扩大到近200亩。“我们村的田地是半丘陵,种粮适合直播。”陈松木介绍,水稻直播技术是一项轻型简便的水稻栽培技术,它省去了育秧与插(抛)秧两个重要生产环节,所以节省了大量的用工和秧田,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加上科学的水肥管理等配套技术措施,可实现增产增收。2013年,他种粮的利润有四五万元。

  “后来,生猪禁养,我更是一门心思种粮。”2017年,陈松木的种粮面积扩大到400亩。2018年,在衢江农商行的贷款支持下,陈松木流转了900多亩土地种粮。今年,种粮面积达到1100多亩。

  “以前,我种水稻,在收割时是雇用别人的收割机收割的。”陈松木说,到了2018年就购了一台收割机,为自己的承包地收割稻谷。“种粮的政策好,不仅种粮面积有补贴,购收割机也有补贴,这一台收割机只自付了8.3万元。”

  去年,虽然种粮的人工成本上涨了,但是,由于陈松木是科学种田、合理安排用工,他规模化种粮的利润也有15万元。

  掌握了规模化种粮的技术,2018年,陈松木针对不少新开发的土地,开始摸索旱稻的栽培。“去年,我引进了旱稻新品种沪优2号,试种了60亩。”陈松木说,为了栽培出无公害的优质大米,在田间管理上他只在水稻秧苗期间治一次虫,施肥不施化肥,用的是有机肥。这旱稻收割后,亩产虽然只有350公斤稻谷,但加工出的大米好。

  “我将大米拿到东阳、衢州本地的一些农家乐推广,顾客吃了个个叫好。”陈松木告诉记者,这大米品质好,关键是他栽培的田地是处于山区,四周青山,云雾袅绕,生态环境好,稻田灌溉的水是水库里的清水,因此,消费者很喜欢。

  去年,全旺镇政府组织了十几家的农户,现场把他们种的大米煮成米饭,再一一叫人品尝。结果,陈松木提供的大米,煮出的米饭最香我最有味道。“在全旺镇政府相帮推广下,一些单位、公司的食堂就来采购我的大米了,每公斤卖7元,还供不应求。”陈松木说,东阳的一个客商,每个月要销售农场加工的1500公斤大米。前段时间,农场大米没有加工,这客商连着打电话来催。

  抓住商机,今年,陈松木种了200多亩的旱稻新品种沪优2号。“我已经注册了商标,叫‘仙岩溪’牌精米。”陈松木告诉记者,随着大米销售渠道的拓展,下一步他要带动村民与种粮大户一起种沪优2号,“他们按照我的方法栽培,我可以收购他们的稻谷,再加工成大米销售,一起做大无公害旱稻的生产,带动他们增收。”

<meta name="ContentEnd" />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