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出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长春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绿色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长春农业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有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长春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动能试验区、先导区,开创了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
乡村八月,稻麦飘香。
长春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一片片涌动生机的田野、一个个秀美整洁的村庄、一户户忙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在释放着崭新的活力,化为跃动的音符,奏响乡村振兴的动听旋律。
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要素,长春市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统筹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和美丽宜居乡村,以重点工作的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
产业兴——
三产融合激活黑土地
鹿茸片、鹿胶糕、鹿肉熟食……走进位于双阳区鹿乡镇鹿产品商业街的吉祥源鹿业销售大厅,琳琅满目的鹿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吉祥源鹿业负责人说,企业采用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通过养殖、加工、销售融合发展,让鹿产品走得更远,产品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还销往国外。
素有“中国梅花鹿第一乡”美誉的鹿乡镇围绕梅花鹿产业积极打造特色小镇,推进三产深度融合。目前,鹿乡镇有生产研发类企业4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08家,年吞吐鲜鹿茸450吨、鹿副产品6500吨,鹿业总产值达37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鹿业市场的“晴雨表”。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
作为吉林省唯一的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市,长春市按照省委“打先锋、站排头”的要求,加快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在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长春市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融合发展之路。2017年,长春市成为首个“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的城市,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率达到50%,绿色有机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54.4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586个。
长春市农业不仅体量大,而且特色鲜明,形成了长双、长九、长德榆、长农4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和长春环城特色农业产业区,建成了1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了30个园艺特产乡镇,以长春绿色优质大米、双阳梅花鹿产品为代表的长春名优农产品正加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围绕丰富的粮食资源,长春市大力发展粮食过腹转化和粮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已建设十大加工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同时,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也蓬勃兴起。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三产融合正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头活水,激活了广袤的土地。
环境美——
打造绿色宜居美丽乡村
平坦整洁的村路两旁,高低错落的各种树木绿意盎然、姿态各异,精致的景观小品点缀在绿树鲜花间。来到九台区波泥河街道清水村,仿佛走进了一座风景秀美的公园。
清水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打造苗木花卉特色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全力实施精准脱贫工程,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力打造集农旅观光、休闲养生、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像清水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层出不穷。树影婆娑、鲜花盛开、绿水悠悠,一个个风景秀美的村庄展开了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长春市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2018年,启动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及粪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攻坚战;2019年,启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动……长春市大手笔、大投入、大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给全市1683个行政村分别拨付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5万元,每年安排8415万元。今年,又为每个村增加村屯绿化美化资金5万元。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整治主体责任,全市上下建立了市统筹、县(市)区负责、镇(乡)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小厕所,大民生。市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安排改厕专项补助资金,每改一户配套补助1000元,两年合计拨付1.43亿元。
经过全力攻坚、重点突破,全市广大乡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全面整治脏乱差,逐步建立了村屯保洁长效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水改厕任务,真正打了一场翻身仗,村屯环境正由“净起来”向“绿起来”“美起来”转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长春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引领,努力培养文明乡风。突出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屯上”,双阳区用1个党支部、3名屯委员、若干名志愿者,架构起“1+3+X”基层有效治理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加以推广。突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三块资产”改革和“三变”改革,让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农民富——
多元增收鼓了钱袋子
不远处的山脉郁郁葱葱,村庄里风景如画;高品质民宿里设施齐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农家乐饭店里,可口的农家饭菜端上了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个夏天,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乡村旅游分外红火。
“我们这个店最开始只有4桌,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有20桌,一到节假日还得等位翻台呢,一年能收入30多万元。”村民关连影经营的“羊村”饭店是马鞍山村的第一家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让像她一样的农民尝到了甜头。
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也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绿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和谐统一。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当“电商”……如今的长春农民,收入越来越多元。目前,全市果蔬生产面积达到12.2万公顷,创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12个、省级36个、市级42个,农村电商发展到1100家,线上销售额达100亿元。
“现在我家的地都交给合作社种了,收入一点不少,我还能出门打工,再挣一份钱!”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榆树市农民马立国收入逐年增加。长春市加大培育力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7万个,家庭农场发展到5100家,培育乡级联合社30个、村级核心社300个。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50.7%。
深入推进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收入。长春市落实146个部门帮扶146个贫困村,市财政每年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5000万元,2019年全市建成产业扶贫项目612个,今年集中安排大项目14个,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乡村振兴,不仅关乎长春市420万农民的福祉,更承载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为推进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贡献力量!
热门资讯
HOT NEW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