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牛坬村:“高高山上一头牛” 山坳坳里演绎富民剧

2021-07-12 17:52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今年以来,位于黄河边上的佳县赤牛坬村异常忙碌,游人如织。谁能想到,这个距离佳县县城40多公里,被群山环绕的偏僻村庄,竟然依托一部原生态实景剧、一座民俗博物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一个知名民俗文化旅游村,每年接待数十万名游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数百万元,成了佳县乃至榆林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村民家家有演员,人人有收入

  5月1日5时,赤牛坬村小吃经营户张一飞和丈夫高宏卫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张一飞灵巧的手中,一张张冒着热气的面皮从出锅到装盘一气呵成。高宏卫也忙个不停,刚把凉粉用笼布包裹严实,又开始准备当天要销售的手工挂面、干红枣、干豆角、苦菜……

  9时,张一飞蹬着三轮车,满载着各种特色小吃来到村中心的演出小广场,熟练地支起小吃摊。因为是“五一”假期,这里来了不少游客,看到张一飞带来的陕北特色小吃,大家围拢过来品尝、购买。张一飞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疲惫,满满都是笑容。

  临近中午时分,72岁的高习祖也开始忙碌起来了。高习祖是村里实景剧的群众演员,为了演出,提前吃午饭的他,撂下手中碗筷就开始装扮起来。15分钟后,高习祖同村里其他100余名群众演员一道,准时聚在村里小广场的舞台一侧,做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

  随着高亢嘹亮的唱腔从广场喇叭中响起,13时30分,70分钟的赤牛坬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拉开了序幕。伴随着一曲曲陕北民歌,半个小时前还在各自忙碌的村民,此刻却成了游客眼中的“专业”演员,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不时引来阵阵掌声,让村里的小广场瞬间成了民俗艺术的欢乐海洋。

  “农民变演员,农具变道具,乡村变舞台……这个看似简陋的实景剧,通过村民朴素真挚的演绎,带给观众的震撼一点也不亚于专业舞台剧,甚至许多观众会因为这种穿越式的场景泪水盈眶。”谈及对这场演出的感受,来自西安某演艺集团的一位游客感慨万分。

  然而,对于赤牛坬村的群众来说,感受更深的还是这场实景剧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10年前,我们村年人均收入仅有数千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深度贫困村。如今,我们村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演出变成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活动。从四五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村民人人都能上台表演,家家都有收入,全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大家打心眼里高兴呀!”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根说。

  村里建起博物馆,民俗歌舞引人来

  “我们赤牛坬村最出名的还属正月里闹大秧歌了,那阵仗可大了!‘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会扭秧歌,村民个个有绝活……”高永东原是榆林市的一名机关干部,2008年退休后就返回家乡赤牛坬村生活,从此便一门心思为乡亲父老寻找致富门路。

  “我回乡后的那个春节,村里照例组织村民闹秧歌。因为赤牛坬村的秧歌名气大,当时吸引来很多邻村群众围观。人山人海的场面,加上依山而建的层层窑洞,在蓝天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陕北民俗画。”正是这一幕,让高永东萌发了在家乡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想法。

  随后,高永东找到村干部进行商量,他提出的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为主题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很快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思路确定后,大家说干就干——赤牛坬村发动村民收集黄土文化遗存物品,村里那些几辈人都废弃不用的老窑洞,丢弃的老旧农具、生活用品等,一时间竟成了宝贝,被村民一一收集整理并进行修复。短短4年时间,赤牛坬村建起了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的开放,为赤牛坬村带来了人气,但并未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何把文化“基因”转化为发展“基因”,怎样通过演出“活化”记忆、“物化”民俗?高永东和村民再次动起了脑子。

  2015年初,高永东找来他的朋友——国家二级演奏员、有着丰富导演经验的张胜宝。经过几夜的长谈后,两人最终达成一致:以“重现农耕记忆”为主题举办民俗文化大舞台,让这个沉寂的陕北山村“热闹”起来。这个好主意很快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此后,热心的张胜宝便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

  不久,一部以陕北农耕文化为主,表现耕种、打夯、娶亲、祈雨等陕北山村一年四季生产生活情景的实景剧就编排完成了,而且所有的演员都由村民担任,本色演出成了这部剧的一大特点。

  “为了让群众演员有自信,敢于在舞台上表演,我对他们除了鼓励就是鼓励,除了夸奖还是夸奖,我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是陕北农耕文化真正的艺术家’。”张胜宝说,“村民年龄都比我大,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还配合,随着问题的出现,我指挥得也就多了起来,有些人就不耐烦了,要么不来排练,要么现场撂挑子,甚至有人指着我的鼻子大骂‘胡折腾’。”想起这段经历,张胜宝说他自己都不知道悄悄流过多少次眼泪。

  2015年农历八月十五,赤牛坬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终于迎来了首场演出,300多名周边县区的游客成了第一批观众。当落幕的乐曲响起,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的那一刻,作为总导演的张胜宝,激动得泪流满面。

  之后,张胜宝又对这部实景剧进行了3次修改,把演出分为序篇、劳动篇、爱情篇、祭祀篇、尾声五个篇章,出演的村民达到136人。这部剧很快成为佳县乃至榆林市的知名旅游文化产品,不断吸引来大批游客。

  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7年8月28日,沿黄公路正式通车,黄河畔的赤牛坬村迎来了更多游客。从此,赤牛坬村每年以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结合陕北传统风俗,开展一系列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伴随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赤牛坬村的集体经济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赤牛坬村通过村民入股的形式,一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边实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乡村旅游模范村、美丽宜居村庄等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当地村民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参加演出的村民,每场都有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劳务报酬。此外,各家各户还可以通过出售农副产品、开农家乐以及为景区做配套服务等经营项目增加收入,群众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

  赤牛坬的沟沟峁峁见证了村子的蝶变和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儿。持续火爆的乡村旅游不仅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增收效应,也为当地最具特色的红枣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方向。借助红火的旅游生意,赤牛坬村专门设立了游客餐厅,推出了“全枣宴”和特色红枣旅游产品,让家乡的红枣“身价倍增”,为村民又增加了一条增收渠道。

  “我们想借助发展旅游的大好时机,开始逐步流转村民枣林,统一管护统一经营,将枣林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现在不但种枣,还能种‘景’,不仅收获了红枣,还能改善景观效果。”高根根说。

  据统计,2019年,赤牛坬村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600万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村里的旅游收入有所下降。但今年正月,全村举办新春旅游活动月活动,实现各项旅游收入300多万元……

  “入夏以来,我们这儿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周末游客更多,今年村集体收入肯定能突破1000万元。”高根根语气中透着自豪。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