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生猪养殖业的转型之路

2019-09-17 18:14来源:新牧网   作者:
针对猪肉价格上涨,这段时间中央多部门频频出手,地方政府迅速跟进,推出用地保障、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平价猪肉供应等政策干货。   鼓励产能恢复的信号明确,但要充分调动起养殖户补栏复产的积极性,关键还在于切实推动生猪养猪业的转型升级。   转型之路首先在于处理好养猪和环保的关系。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提出在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以此政策出发,目的是让养猪业逐渐向生态环保升级,实现养猪和环保兼得。由此也确实带来养猪业的一场转型——高污染、低效率的中小散户逐渐退出;标准化、友好型的规模养殖场成为主流。   但在一些地方,“一刀切”地执行政策,认为养猪等同于污染。其结果是禁养规定和禁养区划定,远远超出了法律法规的边界。对此,9月6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清查本地区禁养区划定情况,坚决纠正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防止一些地方以环保和防疫为由“甩包袱”和不作为,搞“一刀切”。   破除“一刀切”,鼓励产能恢复,并不等同于无节制地扩张生猪养殖规模。能否确保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是衡量养猪业是否健康发展的一大标尺。生猪养殖业因此面临着一场大考——严格落实环保监管与排污标准,探索成本低、效率高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入市场的力量创新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这场大考不仅与养殖业者有关,更与行业主管部门、学科研究者有关。   “二师兄”在少数地方不受待见,环保压力仅仅是一方面,背后还有复杂的利益格局。   譬如,生猪养殖环节并不产生税收,不仅对主产区地方财政未产生直接贡献,还伴随着环保、疫情、补贴等压力。如何重构利益格局?福建省近日出台的“猪十条”提出,鼓励生猪产能短缺的主销区到主产区异地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就地建设屠宰加工物流体系;探索建立销区向产区实施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供应体系长效运行。   随着各项政策出台,生猪养殖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只有真正走好行业转型之路,才能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