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2019-09-29 15:32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
未来三天,以“东西携手协作,共推消费扶贫”为主题的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开业暨第一届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博览会将在广州盛大举行。大量来自各省贫困地区的优质特产,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的同时,也为贫困群众带来增收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到后半程,面对的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彻底拔掉“穷根”,需要进一步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除了加强思想引导、文化教育之外,关键是用好市场力量,实现造血式扶贫,让农民感受到自我价值,迸发出内生动力。事实一再证明,那些脱贫攻坚比较顺利的,大都用好了消费扶贫这个手段,而一些地方之所以愈感艰难,大都存在扶贫与扶志、扶智脱节的问题。
  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常规扶贫工作,消费扶贫的最大特点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让农民有了更多盼头、更多希望。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就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众所周知,一些贫困地区也有优质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乡村休闲农业等,但受制于诸多因素无法很好地传播出去,大力发展消费扶贫,可以让农民看到自己产品的价值,带来脱贫致富的动力。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农民有了内生动力,直接表现就是实现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涵盖了乡村的方方面面,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是产业问题。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也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和人才,集聚人气和财气。所谓“上海模式”正突出了这一点,在地方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提出并践行“新农商”机制,使得钱袋子越来越鼓,更多年轻人选择回家创业,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发展,农村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事实证明,消费扶贫特别是电商带动的消费扶贫,对于农民增收、产业兴旺无疑是一把利器。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以线下为主,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6—8个环节,是典型的高成本、高损耗、低效率模式。比如,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就改变了农产品上行体系。其以“拼购”形式聚集了消费数据,直接带动农民玩电商,略过了经销商的层层加码,不仅让消费者买得更便宜,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地为农民增收,从长远来看,激活了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
  当前要清醒地看到,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以及脱贫之后不返贫,仍然任务艰巨。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带领民众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让农民得到更多发展的红利。
(扶青,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