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稻田仅剩矮茬,与周边正在努力冲刺结穗的水稻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业人员背着喷壶,手握喷杆,在提前收割完毕的青稻田间喷洒着特殊液体。正在一旁负责监督查看的泰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柴玉石在不停的要求,“喷洒量一定要按照正常使用标准,不能为突出效果特意多喷。”
这是记者近日在泰来县大兴镇阿拉新村五岗子屯的所见所闻。据了解,在田间进行喷洒的是利用生物菌剂,对水稻秸秆进行腐熟还田的对比试验。他们选择了4家生物菌剂企业,在相邻的4个地块同时喷施,20天左右便能看到实际效果。而类似的对比试验,目前在泰来县十个乡镇正在同步进行,目的是让农民最直观的了解水稻秸秆腐熟技术,最大程度加快秸秆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最终打赢蓝天保卫战。
据介绍,泰来县耕地面积29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180万亩,全部作物预计可产生秸秆180万吨,除根茬外,有150万吨量级的秸秆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柴玉石直言,让秸秆还田、离田,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农民的传统认知上,“一烧了事,简单快捷”,给这项工作带来了很多制约。而他们现在广泛开展腐熟对比试验,并辅以《关于秸秆禁烧与利用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现场座谈等形式宣传政策,就是要让农民知晓政策,知晓秸秆综合利用设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提升广大村民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秸秆禁烧氛围。
在对比试验现场,农业专家的一席话,触动了在场农民的心。“有专家测算过,我们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要在4%,或者5%以上才最适宜,而我们常年的破坏性生产,导致很多地块的有机质不到3%,有些地方甚至只剩下1%。利用技术手段将秸秆还田,可以逐年增加0.1%的有机质,是一项伟大的千秋功业。”“土地有机质提高以后,施肥的人工、物料开销都会降低。”听了这些,将自家稻田提供为试验田的阿拉新村村民陈国宾当即表示,过些天一定得让大伙儿来看看实际效果,明年他也要将种植信息做个详细记录,给大家一个准确的科学参考。
目前,泰来县将秸秆综合利用分为玉米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翻埋、玉米秸秆全量碎混还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翻埋和水稻秸秆腐熟全部还田等五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实现所有秸秆55%的还田目标,余下45%离田秸秆中,将由发电厂消耗25万吨、农村农户直燃9万吨、牲畜规模饲料消耗8万吨以上,以及进行秸秆压块处理等方式来消耗。(梁辰记者姚建平)
热门资讯
HOT NEW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