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刘旖兮
进入秋季,金水河镇四围的山上层林尽染,山脚下的甘蔗地里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以前各家各户种植甘蔗,随着市场起起落落,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现在有了合作社,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龙骨村党总支书记李文学说。
金水河镇龙骨村委会距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县城15公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78户3198人。为改变贫困状况,县里从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入手,打造龙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撑,从2013年开始,大力培育甘蔗种植,将群众零散土地整合到村“抱团”,采取“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既能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能带动群众增收。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关键,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后,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金水河镇精准施策,全力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为加大甘蔗产业种植力度,龙骨村采取“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龙骨村党总支与农户合作,建成了一片31亩的甘蔗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实施“股份合作经济”,由农户流转31亩甘蔗地,村党总支以每年每亩400元出资管理作为“合作股份”来源。通过甘蔗种植“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带动龙骨片区甘蔗产业发展,形成甘蔗种植规模化建设。同时与金平县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构建收购合作利益联结机制,在甘蔗收购入榨期间,金珂公司以每吨450元的保底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甘蔗实行订单收购。通过企业及时收购甘蔗、按时兑付甘蔗款,引导和鼓励、带动农户发展甘蔗产业,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给农户发展甘蔗产业吃下定心丸。当地通过有序引导各村组小组长在生产中制定各小组的砍运计划,按情况分配砍运指标,协同配合,通过对物资、人工、机械实行统一调配、精准管理,提高甘蔗砍运效率,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
为巩固脱贫成果,确保群众收入持续稳定,龙骨村聚焦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甘蔗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委领导、党总支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组建发展甘蔗产业党员先锋服务队,把党员先锋服务队派驻到组和农户中,通过“造血”的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围绕脱贫攻坚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阵地和党员一面旗作用。
为全力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金水河镇党委、政府以金平县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组织农业技术专业人员进村入组进行甘蔗种植技术培训,应用甘蔗种植集成栽培技术,从整地、开种植沟、甘蔗采种及种植、肥料施用、日常田间管理、甘蔗砍收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技术把控,为甘蔗产业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龙骨村充分利用培植甘蔗产业发展政策,不等不靠,积极投工投劳,不断完善龙骨片区甘蔗种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自2012年以来,金水河镇政府、金平县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共投入230万元,新挖蔗区道路75公里,改扩建原有生产路23公里,铺设排水涵管368米,道路建设不但为甘蔗产业培植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成为一条产业路、致富路。
“我们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日子越来越好过,村内环境有了较大提升,家里干净,心里才舒服。”龙骨村党总支书记李文学说。当地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大力提升村内人居环境,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指数更高。通过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引领,常态化开展群众道德议事会,逐步形成集党的理论宣传、文明新风传播、村情民意收集为一体的基层文明实践点。将环境卫生整治维护及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全村环境卫生实行分组分区管理、房前屋后包干制,定期开展卫生宣传、交叉检查评比活动,强化生态环保理念及清洁家园意识,现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已经成为群众自觉的行为。
据统计,龙骨片区现培植甘蔗6860亩,占全镇甘蔗培植面积的28.32%,有8个村民小组397户1826人受益,辐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80%。今年榨季入榨甘蔗28606吨,总产值1266.23万元,同时,在金平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帮扶下,以甘蔗每吨补助80元计算,蔗农还享受政府扶持资金228.85万元。龙骨片区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995元,提高到目前的8335元。群众通过甘蔗收入重建、改建房屋447间,全村已稳定脱贫261户1016人,群众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热门资讯
HOT NEW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