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10月15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的松树明按下红手印,从合作社会计手里接过1.15万元现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2018年12月,松树明就脱了贫,但他的劲头不但没减,反而越来越大,又种地又搞养殖。“家里种了5亩地,养了100多头羊,刚才拿到的是买包谷和羊的钱。”说起过去,松树明打开话匣,过去种地靠天吃饭,到县城打工,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填饱肚子没问题,可收入少,还照顾不了家。如今家门口赚钱,一年挣6万元不是问题。
记者从香格里拉城区到安南村,尽管只有70多公里,却用了约2小时,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前行,令人头昏目眩。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产业培育难度大……安南村是三坝乡6个贫困村之一,2015年,全村6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12户。“地里种的、家里养的卖不出去,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出去打工,没文化、没技术,只能干临时工,过了今天没明天。”安南村甲沟小组的罗向东坐在包谷地边告诉记者,穷得不敢奢望好日子。
既要脱贫,还要过上好日子,怎么办?“有地有牲畜,搞好产业既能让群众快速增收,还能巩固脱贫成果。”安南村委会副主任罗晓杰说,2015年9月6日召开扶贫攻坚工作动员会,以党建为龙头,以服务群众为突破点,带动产业发展,建立健全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机制,有力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近年来,安南村先后成立了种植、养殖等1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到产业扶贫工作中,使该村产业组织化程度达到100%,覆盖了村里所有精准扶贫户、脱贫户、一般农户和周边其他村寨。
2018年,安南村仅村集体经济上交村委会经济收益达5万元,组织用工3200个,支付工资32万元。收购青贮饲料5000吨,兑现青贮饲料资金275万元,周边受益农户1300户,其中,贫困户受益910户。向农户收购1000余头成品牛,使700余户农户受益,循环出栏牛560余头,实现经济收入600余万元。安南村产业发展迎来“春天”。
“你家种的包谷除了间距太小,种子也不行,产量不会太高。”香格里拉市高原雪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晓峰说完,立即跑向旁边的包谷地拔出一棵拿给罗向东,“这是专用的包谷青贮饲料种子种出来的,每亩产值可以到4000元,你家1亩地至少还可以增收1000元。”龙晓峰说,与群众合作模式主要有土地流转、务工、订单收购、成品牛回收等方式,今年免费向农户发放了2500多亩燕麦、包谷种子,预计收购1.5万吨,每吨保底收购价400元,按亩产8吨计算,每亩可收入3200元,直接受益农户近2600户。
龙晓峰发展循环种养业,对包谷燕麦连杆一起回收,加工成利于保存、营养价值高的牲畜青贮饲料,既避免了农作物秸秆废弃或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秋冬季节牲畜饲料短缺问题。龙晓峰说:“我是一名党员,带领群众奔向好日子是每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2020年,计划青贮饲料增至5万吨,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左右。”
云南网记者 张帆 报道
热门资讯
HOT NEW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