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大学生村官5年将贫困村变经济强村

2015-06-30 17:38来源:瞭望观察网   作者: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2008年,22岁的温振放弃许多可能性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时,这首因叩问生命意义而引发共鸣的歌曲《存在》,还并不存在。

  “我不怕吃苦受累,只怕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作为共产党员群体中的“新面孔”,温振身上有老一辈人的担当和责任感,也有80后的冲劲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激情。5年时间,把一个人均年收入3500元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温振认为,这就是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领导”到“振儿”:我到底能干啥

  “刚毕业的毛孩子能干啥,来做样子的吧?”2008年5月,当温振被一台柴油机动三轮车颠簸着接进村子时,河南省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的村民当面没说啥,私下闲聊时却以年长者看小孩子胡闹的旁观心态品评。

  与村民们猜想的不同,这个生于1986年的小伙子,是带着满腔生猛的热情投入到农村——这个在他看来富含无数可能性的领域,想要凭一己之长改变世界的野心正跃跃欲试。

  “当时坚定地认为农村有潜力,能用所学做点事情,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很有价值。”温振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曾经希望成为顶尖的农业研究型人才,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改变了初衷。

  “做研究一眼就能看到若干年后的样子,在农村干则完全想不到明天会怎么样。”温振骨子里蕴藏着寻求挑战的冒险精神,而真正促使他将村官作为抱负的,却是对农村落后现状的清醒认识和对乡亲的血脉深情。

  兰考是国家级贫困县,温振在这里出生长大。读小学之前他一直生活在乡下,对农村有着细致入微的体察。“叔伯辈的手都粗糙得很,纹理里浸满尘土灰质,洗都洗不掉。”农民土里刨食的艰辛,以这样一个细节深深印在温振心里,“缺技术、缺人才,农村太落后了!”

  大学毕业那年,温振顺利通过大学生村官选聘,到了人均年收入仅3500元的胡寨村。尽管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眼前的环境还是与想象中有着不小的落差。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以老人孩子居多,没有交流的空间和话题,最初的一个月内,他几乎与村民没有任何接触,常被陌生感和失落感困扰。

  “我到底能干啥,能给村里带来啥?”温振反思,无所事事混日子绝不是自己到胡寨村的本意。他几番琢磨,觉得还是应该从自己的专业入手,帮助村民靠土地致富,而第一步是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他开始每天到田间地头转悠,村民除草、打药时,他就在旁边搭一把手。虽然十几岁就搬进县城,温振干农活却算是年轻人中的好手,农忙时节经常回老家支援奶奶,这让他很容易跟村民说上话。村里人对他的称呼,从最初调侃性的“支书”、“领导”,慢慢变成了亲切的“振儿”。

  围绕“选什么项目发展”的问题,经过田间地头的走访,他理出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建议建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种了几十年地的老百姓怎么会买你的账?温振颇为得意地笑了,语气中带着一点年轻人的狡黠:“先说通村里的种地能人、致富带头人呀!”这成为了胡寨村受益至今的项目。

  “不怕吃苦受累,只怕找不到方向”

  兰考县城向东10多公里处,占地200多亩的几十个蔬菜大棚蔚为壮观。各种反季蔬菜从这里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胡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跻身全县经济强村。尽管当了5年村官的温振已调任固阳镇副镇长,胡寨村民始终对他感念在心。

  初建蔬菜大棚时,村民口头称赞,手脚却往后缩。过去,种胡萝卜、南瓜等一次次的失败尝试,让部分村民赔得血本无归,也对土地致富的路子心有余悸。而且温室大棚投入金额高,存在一定风险,温振十分理解村民的顾虑。

  “眼见为实,咱就实地去学习考察呗。”温振当即带着一位有建大棚意向的村民奔赴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为了解大棚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他特意买了盒烟,见到男的就递烟,腆着脸皮套近乎。尽管态度热情,可许多涉及商业机密的细节,当地农户往往三缄其口。

  不过,一位大爷被他诚恳和执着的精神打动了。当时,温振想要进蔬菜大棚参观,被告知蔬菜最怕鞋子上带的细菌,他二话没说就脱掉鞋子,拿出随身携带的干净衬衣裹在脚上。大爷心悦诚服地打开了棚门,还详细介绍了育苗、用药、管理等种植经验。

  2008年11月,胡寨村腾出一些散地、荒地供建蔬菜大棚用,第一批盖起了4座试验性的示范棚,其中一座由温振投资。

  “你说蔬菜大棚是正确的致富道路,自己不干,怎么能带动村民?”温振认为,亲身参与是取得村民信任的捷径,也是精准掌握大棚技术、为推广积累经验的好办法。可他的工资每月仅800元,毫无个人积蓄。家里人帮忙凑了1万多元,他又争取到2万元贴息贷款,再找朋友东挪西凑一点,将大棚建起来了。

  育苗、打药、浇水……他一个人管理大棚,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常常是天一亮进棚,天黑才出来,累得站都站不稳。一桶20多公斤的农药背在肩上,肩膀上总会留下紫黑色的肩带血印。除了自己的大棚,其他三座有时也需要他帮忙。

  “我不怕吃苦受累,只怕找不到方向,虚度光阴。”温振说,他很喜欢和群众一起干事创业的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发挥,很充实、有激情,苦点累点也有动力。

  反季黄瓜、苦瓜上市后,受到菜贩们的热烈欢迎,不用出村就批发出去了。当年,一座大棚收益3万多元,村民们看得眼热,干劲儿大增。原本20多亩的蔬菜大棚,次年就扩大到200多亩的规模,大棚数量达20多座。

  “实现抱负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挫折,关键要给自己一个底气,挺过去。”回顾在胡寨村的5年,温振心里更多的是感激,那些日子证明了勇于担当的价值,也改变了他浮躁、急于求成的心态。

  2009年,一场风雪给热情高涨的温振和村民们浇了一头冷水。正在如期进行的大棚建设因天气原因搁置了,提前到来的冰雪冻坏了原本长势正好的幼苗,大风还刮毁了6座大棚的棚膜。

  “老百姓忧心忡忡地找我问‘怎么办’,虽然没有说抱怨的话,我心里却很惭愧。”温振的压力在于,村民刚刚建立起的信心可能就此毁于一旦。每家大棚的投入都达4万多元,如果颗粒无收,相当于灭顶之灾。

  经过努力,这场险情最终解除。温振总结,在农村人生阅历积累得很快,大事小情都磨练自己的意志,对于“想要做什么”,会有更明确和坚定的信念。对他而言,改变村民的落后生活现状,是他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第一要务。

  用三年半的时间,胡寨村建起了50多座蔬菜大棚,有意愿的村民基本都参与其中,种植技术和销售市场日趋稳定。到2013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增至5000多元。

  “振儿,你越来越像个农民了”

  “你越来越像个农民了。”眼看温振的手上爬满老茧,以及总是挂着泥巴的挽起的裤腿,胡寨村的老农欣慰中带着怜爱,“这个大学生真是了不起啊!”温振在心里偷着乐,充满被认可为自己人的幸福感。

  早在2009年,温振敢想敢干的闯劲儿和吃苦耐劳的韧性就深得一位私企老板的器重。他邀请温振帮忙管理温室大棚,月薪开到了近万元,胡寨村村民们一度惶恐不安。

  “在胡寨条件确实很艰苦。”尽管很少主动提起,温振也并不讳言自己的付出。每月工资只有800元,住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破房子里,雨水一多屋顶就漏了,由于地势低,水常常倒灌进屋里。有天早上醒来,锅碗瓢盆漂了一地,积水已经没过脚踝。

  温振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呵护,大学毕业前几乎没靠近过锅灶,在胡寨村却练出了一手好厨艺。“老去别人家蹭饭不好意思,自己学着做吧。”空间狭窄的小屋里,除了一张床,就是被他当做灶台的桌子。

  即便如此,高薪诱惑并没有令他多么动心。当时胡寨村蔬菜大棚起步不久,形势刚有好转,群众积极性很高,但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还不完善。如果他离开,给村里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我想着要把那一摊子事做好,对钱没有什么概念。”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温振至今觉得是一种可贵的经历,“喜欢那种充满可能性的环境,大家一起干成一件事的兴奋。”

  几名要好的同学曾到胡寨村探望,他们首先感到震惊,昔日品学兼优的才子竟能在农村吃这么大的苦,继而是发自肺腑的羡慕。“觉得我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事业,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温振平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苦和甜的奇妙交融与转化。

  老百姓的真心相待,成为他额外的收获。当“支书”变成“振儿”,温振与胡寨村的关系就不再仅仅是村官与村民。有上了年纪的老农跟他推心置腹:“大棚技术掌握了,市场也稳定了,你该操心自己的事儿了,找个对象,政治上再进步一下?”温振感受到的,是来自亲人的关怀。

  2013年9月,温振被任命为兰考县农林局农业中心副主任。去年,他调任兰考县固阳镇副镇长。离开了生活5年多的胡寨村,但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的思路和作风都深受那段经历的影响。“那几年使我从一个浮躁的学生过渡到相对成熟的人,是今后人生的基础和财富。”

  对于社会关注度极高的80后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群体,温振作为其中一员,抱有十分乐观的期待。“80后思想活跃,敢于创新,跟长期扎根基层的老一辈比,面对难题有更多解决思路和科学办事的手段。”同时他清醒地认识到,80后干部身上也有显而易见的缺陷,“缺乏经验,容易冒进,定力不足,跟基层贴得不够近。”

  温振曾获得“优秀大学生村干部”、“河南省十杰创业之星”等许多荣誉。如今,最初的兴奋自豪已被淡然处之取代。“没从自己口中说出来过,好久没想起来了。”他说,荣誉不是功劳,而是一种激励,只想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