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里巧发泥鳅财

2015-08-28 14:20来源:央视网   作者:

  一场泥浆大战。竟是为了深藏在池底的上千条泥鳅。800亩养殖面积,300万元纯利润,这么一个赚钱的行业,在他眼里却如此可怕。他如何因为泥鳅一亏再亏,又是如何靠泥鳅翻身赚钱?看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周柯,如何在浑水里巧发泥鳅财!

  在这个池塘里,藏着上千只泥鳅。

  周柯打算在这儿,举办第一届“徒手抓泥鳅”比赛。2015年8月1日是个周六,一大早,他就来到村里的马路上,拉拢村民和游客。

  周柯:抓泥鳅比赛,一等奖五百块……,好,下午等你。

  下午三点,池塘边聚集了许多村民。周柯看人来得差不多,猛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样东西。村民和游客们不仅可以免费参加比赛,赢了还有红包拿。

  周柯:听好了,哪个逮的最多,一等奖五百块,二等奖三百块,三等奖两百块。

  村民:称斤数还是数条数?

  周柯:称斤数。

  这场“徒手抓泥鳅”比赛,又叫做“泥浆大战”,因为泥鳅全部藏在没脚深的泥浆里。比赛不限年龄,不限人数,而规则只有一个:用手抓!

  周柯:好,开始!

  村民:喔!

  比赛限时十分钟。泥鳅全部钻进了泥里,肉眼根本看不到,再加上十分滑溜,想抓到泥鳅,只能纯靠摸。

  周柯:过了两分钟啦。

  还剩八分钟,为了活跃“泥浆大战”的气氛,周柯干脆把岸上所有的小孩子,统统赶了下去。

  突然,就在比赛的池塘里,出现了几条大鱼,大家伙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大鱼的身上。

  周柯:鱼不算,鱼不算!

  周柯:还有一分钟!

  池塘里的泥鳅越来越少,大伙都想趁最后一分钟多抓些泥鳅。这时候,徒手“抓泥鳅比赛”,真的变成了一场“泥浆大战”。

  周柯:好,时间到!上来上来,看看哪个最多!

  周柯:过数啦!按斤算,按重量算,我来做,泥巴不算啊。

  抓上来的泥鳅,需要挨个冲水、去泥、过秤。那么大伙在十分钟内,究竟抓了多少泥鳅呢?

  周柯:等一下,等一下,三斤八!这是谁家的?四斤六。

  大部分人的泥鳅都过了秤,全部集中在四公斤左右。可周柯接下来报出的一个数字,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没戏了。

  周柯:六斤!

  周柯:来发钱了,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

  而对于比赛抓上来的泥鳅,周柯则要做一场口味十分奇特的泥鳅宴。

  为了做这一场泥鳅宴,周柯必须要到大山里,分别找到最臭的、最苦的、最酸的和最鲜的食材,用它们来做泥鳅。

  周柯:最臭的。最苦的。最酸的。

  突然,周柯一声不吭地钻进了一片竹林下面,他要找什么呢?

  周柯:最鲜的。

  四种味道找齐了,可周柯说他的泥鳅宴还差最后一样东西,它是这山里最美的。

  周柯:芭蕉花。

  最臭的野菜、最苦的橄榄、最酸的酸木瓜、刚出土的雨笋,以及最美的芭蕉花,这几种味道和泥鳅混在一起,能吃吗?周柯到底要怎么做呢?

  周柯:这几种野菜,把它们混在一起,放在泥鳅肚子里烤。

  把调配好的香料,塞到泥鳅的肚子里,炭火烤熟。臭、苦、酸、鲜混合在一起,竟然烤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香味。这是周柯用西双版纳本地的食材,与泥鳅碰撞出的一种独特的味道。

  烤熟之后,随便从芭蕉树上砍两片叶子,各种做法的泥鳅直接放在叶子上,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泥鳅宴”了。

  不仅贴钱办比赛,并且免费供大家伙吃喝,周柯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每卖完一个池塘的泥鳅,池塘都需要尽快清空,好放新的泥鳅苗进去。可留在池底淤泥里的泥鳅太多,只靠几个工人用手抓,一个星期都抓不完,于是周柯才想出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现在,800亩的养殖面积,每年还能给周柯带来近300万的纯利润。然而,这么一个赚钱的行业,在周柯的眼里,却是一片可怕的深渊。

  周柯:如果当时我没贷这么多款,没把家里的房子糟蹋了,我确实不干这个行业,不做了。这个行业真的做不了,看着简单,其实做起来难。

  周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所在的勐海县勐遮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泥鳅要吃的新鲜的开口饵料,本地没有生产,而从外省运过来,运费又高昂,所以当地人从来想过,靠养泥鳅赚钱。

  何万川:没有养过,原来从来没有人养过,我们这里。

  可别人都不做的事,周柯就敢做。2009年,24岁的周柯从云南警官学院的刑侦专业毕业后,在家乡西双版纳勐海县当了6个月的狱警,就辞职回家养泥鳅。不仅如此,他还借钱,一口气养了40亩。周柯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解决泥鳅开口饵料的办法。可是,他的办法跟别人不太一样,竟然是--要养泥鳅,先养牛。

  记者赶到周柯的养牛场时,发现他正在铲地上的牛粪,还说自己养牛,就是为了要这一地的牛粪。

  周柯:牛粪经过这个沼气池,氨化处理,我们用它的沼液,用处理机抽到那个池塘里去,经过几级的净化,培养出更多的微生物。

  原来,养牛是为了用牛粪培养微生物,喂泥鳅。2011年,周柯就在养牛场的下面,建了几个总共一千平米的浑水池。刚生下来的小泥鳅,直接放进这些浑水里,就可以靠吃水里的微生物,存活下来。

  周柯:你看这个小泥鳅肠道里面有食物,看到没有,它的尾巴后面都有食物,都吃着。

  这个办法,解决了当地没有合适的开口饵料,而不能养泥鳅的问题。2012年,周柯通过经销商,把泥鳅买到云南省的各个县市,一年赚了几十万。他还成立了合作社,专门给社员提供泥鳅种苗。

  这时候,周柯听说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台湾大泥鳅,利润很高,于是决定就靠台湾大泥鳅赚一把。他狠狠心,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又贷了款,凑了60万,从广东中山进了3吨的台湾大泥鳅种苗,打算大赚一笔。可没想到,周柯千算万算,却唯独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周柯:只觉得一年能生产出来多少苗,能卖多少钱,能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个。

  三吨台湾大泥鳅,从广东运到西双版纳的养殖场,需要三天两夜的时间。路途颠簸,泥鳅又缺氧,果然放到池塘里不到一个星期,全部死光。

  何万川:几乎没有了,就是死了,全部漂在塘子里面,全部都是漂白。

  漂了一池塘的死泥鳅,让周柯身上突然多了几十万元的外债,亲戚朋友知道后,再也不愿借钱给他。就连周柯的亲生父亲,都不愿再帮他做这亏钱的买卖。

  何万川:跟别人借钱的时候,别人还冷脸,你看你干这个,钱都干丢完了,钱都亏完了,谁还借给你钱。

  可恰恰因为这次亏钱,周柯却因祸得福,遇到了一生的挚爱……

2012年底,周柯听说当地政府有一个新政策,专门给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五万元的免息贷款。于是,他来到镇政府,找到专门负责贷款的部门。一进门,这个叫陈闰的姑娘,却先吸引住了周柯的目光。

  周柯:第一次见她,就感觉可以做老婆。

  陈闰是当时负责接待周柯的工作人员,在她耐心地回答贷款流程的时候,周柯满却同时在想,怎么把这个姑娘娶回家。而陈闰也渐渐发现了,这个养泥鳅的小伙子,对自己别有用心。

  陈闰:有时候办公室只是我一个人在,别的同事去办事了,他就打电话问一下,是不是你一个人在,我说是,他就会过来。

  四个月后,周柯不仅贷来了五万元钱,还成功把陈闰带回了家。大伙都不明白,为什么陈闰偏偏看上了这个有几十万元外债的小伙子。可陈闰却说,当初周柯只凭一件小事,就打动了她。

  原来,别人追陈闰,送的都是香甜的花和巧克力,可周柯偏偏隔三差五,给她送味道完全相反的--榴莲。恰恰是这一举动,竟然赢得了陈闰的芳心。

  陈闰:有一次他刚好问过,是不是喜欢吃,聊天的时候谈起过,我说很好吃,就聊起过,他就送过来。

  而结婚之后,周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陈闰辞去政府机关的工作,回家帮他养泥鳅,并用陈闰的名义,又申请了五万元的贷款。一年后,两个人的女儿出生了,大家伙都开玩笑,说女儿是周柯贷款“贷”回媳妇后,产生的小“利息”。高兴之余,周柯也压力倍增。

  周柯: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是家庭,我做什么事情做了以后会给小孩带来什么,我老了以后带来什么,是这么一个想法。

  2013年,周柯用十万元贷款,再次进了一批台湾大泥鳅种苗,直接空运。对于这一批泥鳅,周柯格外用心,甚至连泥鳅的公母,他都说自己闭着眼就能摸出来。

  周柯:分公母。

  而为了给泥鳅打针,周柯更是费尽了心思。他专门给泥鳅做了一个砂布袋子,只要把泥鳅装进去,隔着袋子打,泥鳅就不会乱动了。可就算是这么用心,意外还是发生了。

  2013年底,周柯指挥工人,小心翼翼地把第一批孵化成功的泥鳅幼苗,从孵化池转移到养殖池,继续养殖。小泥鳅在捞上来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可挪到另外一个池子之后,突然死了一大半!周柯拿起一条泥鳅仔细观察,发现小泥鳅的鳞片竟然全部被刮伤了。

  周柯:捕捞过程中刮伤,鳞片没有了。

  周柯先是检查了渔网,发现正常的渔网擦伤,是不会把小泥鳅伤害到这种程度。然后,他又怀疑是不是水田里的白鹭把小泥鳅给咬伤了。

  周柯:我们见过吃泥鳅把它给撑死的,最多的我们数了一下,成品泥鳅可以吃六到七条,小泥鳅就不得了了。

  可是,那一天,养殖场根本没有来过这种白鹭。周柯把泥鳅的天敌们全部排查了一遍,可还是查不出杀害小泥鳅的真凶,一连串的打击,让他的耐心也几乎到了极限。

  周柯:就是烦燥,你做一道数学题一样,做一次错一次,做一次错一次,你做了让你见了它就烦,反正都是错的。

  这时候,周柯突然想到,伤害小泥鳅的真凶,很可能还藏在池塘里,他赶忙让工人再捞了一网上来,网里的一种东西,让周柯恍然大悟。

  周柯:看,有很多的福寿螺,看到没,随便一捞就这么多。

  福寿螺,因为没有天敌,繁殖速度极快。周柯的养殖池里,长满了这种东西,而它们坚硬的外壳,就是伤害小泥鳅的罪魁祸首。

  周柯:它们把泥鳅的皮肤互相擦伤,泥鳅在很拥挤的环境里,容易互相的摩擦。

  那么,怎样才能在不用人工捕捞的情况下,把小泥鳅安全地转移呢?周柯必须想出一个办法。

  周柯:我们以前的起捕方式是不对的,确实不对的。就算捕捞上来,能捕捞上来,它损失这么大,一年损失这么多钱,对我们微小企业来讲,不小的一笔资金。

  半年之后,周柯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池塘,这种池塘不仅可以帮泥鳅避开捕捞时与福寿螺摩擦造成的伤害,连人工数量都减少到了原来的五分之一。

  原来,周柯就在培养微生物的池子下面,新建了几个500平方米的长方形水池,用水管和上面的池子连通。每个水池又一分为二,泥鳅苗小池子里孵化,然后,只需要放水加高水面,泥鳅就会自动游到大池子里。

  周柯:这里有个管子看见没,只要放水太高水面,泥鳅就会自动游过去。

  而捕捞的时候,周柯想了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法。

  周柯发明的这种泥鳅养殖池,已经在2015年的8月份底正式投入使用。这还受到了勐海县政府的重视,并在资金上帮助他,让他带动合作社共同致富。同时,周柯还和当地的水稻种殖户合作,在200多亩的水稻田里养殖泥鳅,这又为农户每亩增收近一千元。2014年,周柯养泥鳅加上养牛的纯利润,也达到了300多万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