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曲折折的村道绕了几个弯后,记者终于在田间地头找到了全秀兰。已经60出头的她正赤脚在田里查看马蹄的生长情况,粗糙的双手抚过的马蹄苗,蔓延着绿色的希望。秋风吹乱了她的齐耳短发。“这马蹄刚下过肥,你看,长势特别好!”全秀兰开心地说道。
十几年如一日,仅有初中文化的全秀兰,凭着勤劳和智慧在泥土上创下了一番事业,成为钟山县燕塘镇燕塘村委的致富领头雁,村里致富不忘本的“好大姐”。
“要做就做最好”
1991年的“打工潮”席卷而来,当时燕塘镇的年轻人都大波大波地往珠三角地区去务工,不少人打工回来后给家里盖起了小洋楼。全秀兰看在眼里,心里也很羡慕,她也想丢下家里的“小灶头”去外面的“大舞台”闯一闯。“可是家里实在走不开,孩子还小,老人也要照顾。”全秀兰铆了一肚子的干劲,只好全部用在家乡的土地。
1998年,燕塘镇供销社面积40亩的椪柑果园因管理不善濒临绝收,当大家都犹豫不敢接手时,全秀兰主动承包了下来。可是光有蛮力干劲还不行,技术的贫乏才是制约果树种植的瓶颈。她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勇气,先后去恭城、桂林、广东等地的农业基地参观学习,到钟山县农业局、科技局拜师学艺,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技术培训班,省吃俭用订阅了大量关于农业技术的报纸书籍。
“每天都要去果园看看,遇到技术问题就多看书,遇到种植问题,就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进过一番苦心经营,当年全秀兰承包的果园喜获丰收,产量达2.5万公斤,收入5万元。“这可不比外出打工好么!”赚到第一桶金的全秀兰,信心倍增。之后的几年,她放开胆子,扩大种植了60多亩的早熟温州柑和砂糖桔,果园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逐渐成为如今年收入在10-20万元之间的大型种果场,她也成了当地无人不晓的种果大户、致富女能手。
除了天气和价格原因,全秀兰将近20年的种果生涯,从未因为技术失误原因导致果园亏损。“要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全秀兰常说的话,也是她这十几年来一直践行的信条,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成了种果“土专家”,并且毫无保留地把成功经验手把手传授给其他果农。“大姐可厉害了,有一次她经过我家的果园,看了一眼就说‘你的果树有红蜘蛛’。我当时压根不知道红蜘蛛是什么,也亏得她发现早啊。”村民廖大叔感慨道
“兰大姐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除了种植果树,从2012年起全秀兰承包了大围岭山脚下170亩水田,粉蹄、西红柿、烤烟、杂交水稻……根据市场需求轮番换种。单是其中的70亩粉蹄一年下来就创收了8万元。乡亲们看到全秀兰在土地里挖出了“金疙瘩”,也纷纷效仿跟着扩种。全秀兰和她所带领妇女种植面积达258亩的蔬菜瓜果园地仅2012年就创下了水果收益30万元、蔬菜和粉蹄各收益20万元的记录,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共增收50万元。
致富不忘本的“好大姐”
自2005年起,全秀兰摘取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自治区“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巾帼科技示范户”、地区“科技示范户”等荣誉。
从承包果园到依靠科学技术种果一步步走上致富路的全秀兰,没有忘记乡亲们,鼓励他们也走水果种植致富的道路。“贡柑皮薄肉清甜,市场价格好,种贡柑!”她大力引进名特优水果品种,引导乡亲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你在家出谋划策,我在外面冲锋陷阵。”她对性格内向的丈夫说,并鼓励他与农村经纪人联营外调水果,疏通了水果产、供、销一条龙大道,为果农解决后顾之忧。
2010年夏初的一天,村里的一名妇女急匆匆地跑到全秀兰家里,“大姐,不好了,打了假农药,我家的果树叶子变焦变黄了!”全秀兰赶紧扔下手里的活去查看。全秀兰仔细看了果树,再看农药说明书,最后舒了一口气:“不是农药假,是你没按比例调好药水。”她成了方圆百里的种果“百事通”,她的果园也成了周围群众种果的“示范基地”。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昔日荒芜的大围岭山脚,今朝荒地披绿装,果香飘山岭,她所在的燕塘村委种果面积超过了4000亩。
如今,她经营的蔬菜瓜果园基地每年都有上千人次来打工,“在兰大姐这打工,一年下来也可以赚1万多元呢。”燕塘村委的村民骆秋莲说,全秀兰为人豪爽,给杂交水稻授粉时,大伙只做了两个小时的工,她却愿意支付半天的工钱。
不仅如此,自家果园刚经营起色的那几年,全秀兰不计回报出钱出力,义务投工投劳带领村民修建一条长2公里、宽3米的道路;她慷慨解囊投入近万元搞人畜饮水工程,从大围岭引下山泉水,解决了地厂和番薯厂两个自然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全秀兰成了当地人只要说起她就会翘起大拇指的“好大姐”。
“其实我做的不足挂齿啦。”每当有人夸赞她时,全秀兰总是不在意地笑笑,在她朴实的人生观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才会更踏实。”言行必果,这些年,她一直都在努力带着乡亲们编织致富梦。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