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蒋楼新村蔬菜党支部:党员带头闯出群众致富路

2017-05-17 14:11来源:   作者:

  创新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狠抓种植养殖特色产业,亳州市谯城区蒋楼新村蔬菜党支部以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带领一方百姓走上致富路。

  “就我和老伴两个人管理这个大棚,一年能剩个七万八万的。”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洪春,是当年发展大棚蔬菜的带头人之一。“那时候农村日子过得苦,一麦一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仅能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通过外出学习考察,研究亳州周边市场,我们决心发展大棚蔬菜,”蔬菜党支部书记揣玉松说,因为没有经验,群众害怕担风险,产业调整推行遇到阻力,“当时我们8名党员和村干部决定,带头先干起来。”

  2006年, 8个蔬菜大棚建立后,利用当地黄牛养殖产生的牛粪发酵有机肥,种植高品质的黄瓜、辣椒、番茄等反季蔬菜,春节期间抢占蔬菜市场,“当年就见到了效益,平均一亩地盈利一万多元,效益是传统农业的十倍。”揣玉松说,大棚蔬菜的试验成功,带动了群众的热情,“我们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义务帮助愿意发展大棚蔬菜的农民。”

  “大棚蔬菜的技术要求高,讲究湿度、温度、光照等,稍不注意,就可能血本无归。”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更好的给蔬菜种植户提供服务,2013年,亳州市谯城区富农蔬菜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蒋楼新村党委适时成立了蔬菜党支部,揣玉松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加强管理,开展市场调研,摸准市场脉搏,无私为群众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多年来,蒋楼村的蔬菜从未发生滞销的风险。

  “蔬菜支部通过提高党员的参与意识,发挥党员的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对广大让人民群众的增收致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蒋楼新村党委副书记、村主任邢伟说,现在整个新村发展种植大棚蔬菜350棚,其中,温室大棚200棚,阳光棚150棚,年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