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蘑菇大王”将幸福菇带到天山上

2017-05-24 14:09来源:   作者:

  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将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创新特色,引领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即日起,本报开设“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录”专栏,为读者展现合肥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他是奉献者,因车祸倒在扶贫的路上,也因此由健康人变成残疾人。但他却不畏艰难,坚持行走在救残扶贫的道路上。

  他是发明家,身为农民拥有50多项发明、20多项科研成果。

  他叫丁伦保,出生于肥西县丰乐镇,是合肥食用菌栽培的开拓者,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30多年来,丁伦保扎根农村一线,从江淮大地到天山之南,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践行科技服务社会、创造价值。

  带领乡亲们走上幸福致富路

  对于出生在农民家庭的丁伦保来说,农村的贫困现状他深有体会,他也一直在寻找着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出路。种植食用菌——这个技术难度不大、市场需求广泛的农产品深深地吸引了他,并以此作为他毕生的事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丁伦保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他立志成为蘑菇大王,在经历了前期的失败后,他的事业逐渐走上了正轨,开始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长期基层服务的经验,让丁伦保深知,要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设立信息服务台,开展互联网+。而带领农民致富的最好方法就是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他精心打造了“协会+公司+基地+支部”的模式,建立起一个以党员模范引领,连接市场、农户的平台。丁伦保牵头组建的“肥西县珍稀食用菌协会”,跨区域开展技术服务,协会现有会员368人,会员年收入28460元,协会年销售额达3675万元。

  丁伦保把科普惠农看得高于一切,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奔赴在农村田头,开展科普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共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87期,培训8900人次(其中残疾人1080人),有300多人已成为食用菌行业中的精英,4365户农民脱贫致富(其中残疾人750户,特困户280户)。

  他先后去过海南、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并入户指导,建立十大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总面积达5000亩,在全国率先推出大田、林下仿天然栽培幸福菇新技术、长稻麦草秸秆墙式栽培平菇新技术,解决了300多人就业。

  帮助弱势群体,引种菇到边疆

  丁伦保在带动家乡农民致富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远赴新疆,自带菌种、培训资料,在和田地区皮山县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与推广。建立食用菌栽培示范试验基地500亩,带动260户农民发展食用菌,每户新增收入8000-10000元,还为泽普县、皮山县栽培的食用菌选育3个新品种,制定食用菌栽培技术规程1个,培训30个专业技术人员,成为边疆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丁伦保还十分关注弱势群体创业、就业,特困户脱贫。对特困户、残疾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提供午餐补助、车辆接送等,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赠送菌种、菌棒。与326户残疾人签订脱贫帮扶协议,解决26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在肥西花岗镇开拓了1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购置栽培食用菌设备,建立50个大棚,提供给残疾人免费使用,圆残疾人创业就业之梦。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