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欧洲蓝莓种到川西高原

2016-01-26 13:31来源:   作者:

  A面:生活

  “呆萌”博士夫妻“最萌身高差”

  1997年,豪格尔帕奈37岁。这年,他与几个日本专家相约来四川考察。这是他第一次来四川。

  飞机稳稳落地,走出机场,他看到一位长发飘飘的姑娘。这位姑娘愣了几秒,随即跟他打招呼,她是来接机的。豪格尔帕奈当时不知道,这位名叫于文清的姑娘,是被临时拉来江湖救急的,当时她的同学需要一个日本翻译,而乐山人于文清刚刚结束了日本8年的学习工作回国,于文清于是就到了机场。可当他看到高大的德国人豪格尔帕奈时,还以为接错了人。

  日本专家的飞机还没到,作为东道主,于文清便带着这位德国客人到处走走。然后他们就到了文殊院。走进大门,再朝里走不远,两人就来到了一个漂亮的廊桥,还有小亭子。这时,廊桥两边坐了很多人,在聊天。

  突然,一个老人走上前来,用英语跟豪格尔帕奈打招呼,然后搭讪起来:

  “你俩是一对吗?”老人说。“不是,我们才刚刚认识。”干文清有点尴尬,笑了笑。

  “这位先生住你家吗?”老人继续打趣。“老人家,我们才认识啊。”……这位老人的话,后来真的就成了。半年后,这位欧洲大个子与这位四川萌妹子结婚,1米88和1米53,他们有着时下最流行的“最萌身高差”。在他们心里,那个陌生老人就是牵红线的人。当年的那个小亭子,他们又去过多次,总想再碰见老人,告诉他当初的无心之言,现在已经成真了。

  “我相信这是缘分!”干文清说,在国外生活多年,她一个德国人都不认识。现在,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女儿,都在成都上学。但由于两人经常在外工作,陪伴女儿的时间并不多。

  一家人在家主要说德语和英语,因为豪格尔帕奈至今学不会说中文。和丈夫不同,干文清很有语言天赋,她精通中文、英语、日语,和豪格尔帕奈结婚后,德语也说得特别麻溜。她不仅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工作伙伴,在中国的传声者。

  “刻板”博士带手机也不开机

  豪格尔帕奈常说,自己是个“火巴耳朵”。除了与工作相关的事情,一切都要回去请示家里的“领导”——干文清。

  其实,豪格尔帕奈没让妻子少操心,他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很多事情都“缺根筋”,这种“呆萌”经常让干文清哭笑不得。

  上周,他们一同开车去学校接女儿回家。干文清让丈夫去帮女儿提行李,自己在车里等。豪格尔帕奈慌慌张张走下车。过了好久,女儿打来电话向妈妈投诉:“爸爸是不是又走丢了?”虽然豪格尔帕奈在野外的方向感很强,但他在城里老是迷路。

  “你怎么又不带手机,女儿都找不到你!”干文清埋怨丈夫。

  “我带了啊。”豪格尔帕奈一脸无辜,从口袋里摸出手机一看,原来他忘记了开机。

  干文清说,丈夫心里排斥手机,即便带上自己的老式翻盖手机,也老是关机,甚至到现在也不会使用手机回短信。他认为手机是用来找人的,只有他需要找其他人时才开机。事情一说完,他又关机了。

  豪格尔帕奈的牛仔裤裤兜特别鼓,干文清笑称那是他的百宝袋。妻子指了指裤兜,豪格尔帕奈默契地笑了笑,马上站起来,很听话地把东西一件一件取出来:一个老式翻盖手机,一盒护手霜,一串钥匙,一个钱包,一个小相机,一副橡胶手套。他居然把这么多东西全部塞进了裤兜里。

  最奇怪的物件应该是橡胶手套。很少有人会随身携带橡胶手套。豪格尔帕奈的手曾经受到过腐蚀,比较敏感。就算在路边,只要豪格尔帕奈遇到感兴趣的东西,他会马上戴上手套研究一番。

  最宝贝的物件是相机。这是他上周刚从日本买的,用外壳小心翼翼地保护得很好。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使用相机。他看着记者的相机镜头,能“行家”一般地马上辨认出型号。

  “严谨”博士做饭也要用量杯

  12岁的小女儿斯蒂芬妮长大了想当一个美食评论家,因为她觉得爸爸做饭的一招一式特别有大厨的风范。

  每年圣诞前夕,豪格尔帕奈十几年雷打不动,必会为女儿做两道菜:西班牙海鲜饭和巧克力布丁。他会让妻子离开厨房,自己细致地将巧克力磨成粉,生奶油打散,再拿出一个量杯,精确各种食材所需的量。整个过程就像在做实验。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德国科学家就更加严谨了。“我姓帕奈,名字是豪格尔,你可以叫我帕奈博士。”为了避免弄错,他专门用笔在本子上写下英文名字,并用中文分别标注姓和名。在做实验时,如果是他认定的器材,就算贵,他也会使用。其他器材经销商说破了嘴皮也没用。任何实验数据,他一定要精益求精到一毫米、一微米才满意。

  干文清对丈夫的“严谨”已经习以为常。有一次,她给丈夫煮红茶,随手将水倒入水壶中加热。豪格尔帕奈不声不响地走过来,看了看水壶,就把水全倒了。然后,他重新拿出一个水杯,精确衡量所需水量,再倒入水壶重新加热。

  就是这样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唯独有个缺点——爱迟到。往往在最后一分钟,他还在实验室里磨蹭。快点,快点——干文清再一次催丈夫:“说好了4点45出发,又磨蹭到5点钟才出门。”上周,他们去参加德国总领事馆的一个聚会,差点迟到。而在平时生活聚会,他迟到一二十分钟是常事。

  B面:工作

  结缘四川爱情改变了他一生

  15年的停留,豪格尔帕奈喜爱四川的程度不言而喻。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一直在这里生活。

  爱情改变了豪格尔帕奈的一生。他常说,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干文清,他可能早就回德国了。如果不是因为家人在四川,他不可能在这里生活这么久。如今,相濡以沫20年,他已经和这里分不开了。四川充满了他的回忆。女儿小时候患感冒流鼻涕,他揣了一包卫生纸在兜里,跟在女儿的屁股后跑着给她擦鼻涕。

  现在,他不仅是一名德国科学家,还是生活在成都的一名普通父亲。

  除了家人,作为一名生态学家,四川本身的自然资源也是他留下来的原因。“四川是生态学家的天堂!猕猴桃不是原产新西兰,而是原产四川。”当聊到四川的自然物种时,豪格尔帕奈的眼睛都亮了,话匣子突然打开。记者几次都没插进去话。

  他说,四川有很丰富的原生资源,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中国只有2个,四川地处横断山脉,以大熊猫生存地为中心的地区就是其中之一。

  在四川,豪格尔帕奈是生态学领域的顶级专家。1996年,他在德国汉堡大学毕业,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来四川之前他一直在德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他曾作为首席科学家,参加过多个国际项目的研究。2001年,豪格尔帕奈作为德国经济与科技部派遣的援中专家来华工作,和妻子一起回成都,担任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高级顾问。

  进山工作从“保护生态”到“扶贫”

  从成都到黄龙所处的松潘县,约350公里,走213国道,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他非常熟悉这条路,也熟悉路边的草木。

  在豪格尔帕奈到阿坝之前,这里没有居民种植蓝莓,甚至少有人见过蓝莓长什么样子。

  高山上的农民很喜欢这个老外,每次豪格尔帕奈进山,村民特别热情,他总能吃上一顿丰盛的农家饭。

  “扶贫”这两个字在一开始可能并没出现在豪格尔帕奈的工作日程里。他是入职作为黄龙景区的高级顾问,是高级白领的职位。而现在,他却总和“田间地坎”打交道,一双雨靴、一手泥土,弯着腰在地里检查蓝莓或其他正在试种的幼苗。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豪格尔帕奈觉得这是两件“唇齿相依”的事。来到阿坝,他发现黄龙周边有很多贫困的农民,他们世代在这生活,靠摄取大自然的资源生存。特别是牧民放牧,对生态破坏很大。要保护生态,首先得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2007年,豪格尔帕奈经过反复考察不同经济作物发现,蓝莓是适合高山地区的植物,且经济效益可观。以前村民种植土豆、玉米,一亩年收入为七八百元,而蓝莓的每亩收益可以达到上万元。

  2015年,豪格尔帕奈想把蓝莓往更高海拔移栽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看着海拔4千米的红原大草原上,第一批克隆的蓝莓没有一棵存活。豪格尔帕奈一直低着头,心情很沉重。第二年他还得再试一试。

  植物克隆 把欧洲蓝莓种到川西高原

  把蓝莓“搬家”到阿坝高原,豪格尔帕奈选择了一种顶尖技术——植物克隆。

  什么是植物克隆?植物克隆有哪些好处?同一个品种的蓝莓种在同一块地里,这一株年产可达到十来公斤,另一株只能收两三公斤。有的果实特别甜、特别大,有的个头口味都一般。即使是同一个品种,也存在个体差异。豪格尔帕奈想用那棵最甜、产量最多、最优质的蓝莓,就像工厂一样,成百万千万的复制。等到它的“克隆姐妹”都长大了,它们不仅内部基因序列一样,结的果实也一样甜。

  选择哪一棵植株作为克隆母本,豪格尔帕奈有很多标准。例如果实多、抗病强、口味甜、不容易破损、产能高等,综合评价后,他会选择最满意的一棵。

  “克隆技术不是转基因。”豪格尔帕奈说,它们都是从同一个细胞组织分离出来的,内部具有同样的基因序列,母本最好的特性都能在克隆植物身上体现。这在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领域非常具有广泛应用空间,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好表现。

  在黄龙,豪格尔帕奈有一个科研处,团队中有10个人。作为团队中的最强大脑,他的主要工作是思考更多的研发方案。

  他打算尤其是在高寒地区,用3年时间急速推广5个品种的经济作物。包括蓝莓、蔓越莓、黑莓等。其中黑莓由于不挑剔土壤酸碱性,将在1年时间大面积推广。

  目前研发中的名贵中药材红豆杉、重楼以及温带莓类树莓、黑莓、蔓越莓、蜜莓等组培在实验室已取得组培苗,在接下来的2至3年内,将实现扩量繁殖、练苗及示范大田的移栽,5年内实现每个中药材品种1000亩,莓类水果3000亩左右的推广,每个品种年产3千万元的产值。几乎所有品种都是欧美已经优质化了的品种,很多是国内还没有的新型园艺品种。

  对话

  他的严谨折射到生活中,令人抓狂

  华西都市报:在四川定居了15年,你有哪些变化?

  豪格尔帕奈:我在成都生活得非常适应。最大的变化是我现在特别爱吃辣,比我妻子还厉害。如果有可能,我会一直在四川生活。

  华西都市报:有一个科学家的丈夫,生活是什么样子?

  干文清:天天都抓狂。德国人很严谨,德国科学家就更严谨了。他的这种严谨也会折射到生活中,让人抓狂。而且,他特别不懂人际交往。领导来了,可能就是简单打个招呼。我以前说过他,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现在已经懒得说。

  华西都市报:生活了近20年,你们会吵架吗?

  干文清:经常吵架,而且很尖锐。他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但是他有一个好处,可能是科学家的好处,就是他不仅没有隔夜仇,而且几分钟就忘得干干净净,什么事儿都没有似的跑来和我说话。他看起来个子大大的,不说话时一脸严肃,但和他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他是很单纯很好相处的人。相处20年,我觉得我们很幸福。

  新闻背景/豪格尔帕奈入选四川2015年“千人计划”

  本月,2015年省“千人计划”入选名单最终确定,新入选的154名高层次人才和19个创新创业团队将获得2015年“天府英才”工程资金列支的1.41亿元资助。其中,首次增设的“贫困地区专项”仅有两人获选,其中一人就是豪格尔帕奈。

  据悉,入选省“千人计划”后,我省将对入选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给予每人50—100万元的资助,对引进团队给予200—5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同时市、县将分别给予配套资助。入选者还将在出入境及居留、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险、激励表彰等方面享受相关特殊待遇。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