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位于肥西县三河镇龙安社区的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上万条黑鱼浮出水面,搅动起浪花,工人们忙着给它们喂食。鱼塘岸边的饲料桶旁,往水里撒食的一位皮肤黝黑的精壮中年汉子,正是阮守云。
回想往昔时光,阮守云表示那是最难忘、最刻骨铭心的。1989年,17岁的阮守云独自前往大都市上海,带着满满的一腔热血想着要出去闯一闯,困了睡马路、桥洞、渴了喝自来水、一天啃一块钱的面包,这些他都干过。
后来的阮守云,在食品加工行业摸出了一条路,慢慢地自己做起了销售、生产。2016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正当生意风生水起时,得知家乡的脱贫攻坚计划,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来发展。
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阮守云流转了土地130.7亩和村集体荒滩荒水44.3亩,投资300万元,建成80亩标准化鱼塘,就这样在家乡开始了和黑鱼打交道的生活。
生产初期,鱼塘需要投放黑鱼苗种4万公斤。虽然黑鱼相对于其他鱼种来说比较好养,作为食肉鱼,80亩鱼塘里每天要投放近6000斤鸭肝。成鱼的亩产可达1700公斤,每亩利润23800元。
“安徽黑鱼养殖市场还处于空白,虽然黑鱼耐运输、好养活,但如果技术不成熟还是无法高密度生产。”说到技术,阮守云充满自信。一亩鱼塘投多少料,鱼可以吃饱,可以不自相残杀,怎样进行药物控制,鱼才能不患病、不传染,这些问题他都了然于心,“只要我往鱼塘里瞄几眼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的办公用房和道路是三河镇政府利用扶贫资金建成的,提供给阮守云使用。养殖岗位用工优先提供给贫困户,对贫困户就业采取灵活方式,可长年做工,也可临时做工。
“要把周边想养鱼的农户都带动起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鱼料原料等。”谈到产业前景,阮守云创新养殖方式,按生活习性选择上层黑鱼、中层花鲢、底层鲫鱼,喂食鱼饵产生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还可以放养部分甲鱼,淘汰的劣质黑鱼也是喂养甲鱼上等的鱼料。如此循环使用,既不浪费又能减轻环境污染。
如今,一年过去了,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年产黑鱼可达到145万斤,产值2000余万元,带给贫困村每年4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并且根据黑鱼养殖生产的人力需求,产业园优先吸纳在村的有劳动力且有意愿的贫困人口就业。
“等到11月份,黑鱼就可以长到五六斤,是制作酸菜鱼的好食材。不仅合肥还有外地的农贸市场和大饭店都在预订,现在供不应求。”阮守云说。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