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2019-03-26 15:07来源:   作者:

  初春的阳光洒在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岳伍村的土地上。村民魏铁良像往常一样,打扫羊圈、给水槽注水、检查山羊体征……一切都有条不紊。

  魏铁良是该村小有名气的“脱贫明星”。他用两年时间,认真学习养殖技术,从一个养羊“白脖儿”,变成一位致富“羊倌”。靠着白花花的羊群,魏铁良一年能挣一万多元,去年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魏铁良养羊脱了贫,正是正阳县注重“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一个具体体现。近年来,正阳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志智双扶”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县里要求全体帮扶人员心贴心帮扶,背靠背互助,为贫困户送政策、送技术、送文化、送教育,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选“立志脱贫光荣户”“脱贫光荣户”25179名。脱贫仪式上,县乡领导为脱贫户佩戴红花,并颁发脱贫光荣证,让典型代表走上主席台现身说法,树立了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正确导向。

  该县把文明乡风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全县282个村成立了孝善基金会,去年,全县共签订赡养协议书7800份,引导缴纳协议费1500万元;春节期间还开展了“接父母回家过年”活动,引导子女自觉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儿女等,倡树文明新风;开展“文化扶贫进乡村”,编排《春暖花开》扶贫戏剧进村巡演,送上精神大餐。投资568万元建设“扶贫广播”,建立县级平台一个、乡级平台19个、村级平台294个,村组扶贫广播音柱5000个,让党的声音精准传递到千家万户、让文明乡风遍吹大街小巷。

  在补足“精神之钙”的同时,正阳县着力突出产业扶贫,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立足花生主导产业链条,发展规模种植,帮扶脱贫一批,贫困户通过种植优质花生,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促进循环利用,增效脱贫一批,天润农业、乐源牧场利用花生秧发展湖羊、奶牛养殖,帮带贫困户1047户,安排就业530人次。提升加工转化,增值脱贫一批,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鲁花、君乐宝两个“国家品牌计划”企业相继落户正阳,花生深加工企业达到30家,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此外,全县投入资金1917万元,建设扶贫加工车间39个;立足花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扶贫基地203个,共帮带贫困户5657户。目前,全县每户贫困户都有1至2项产业增收措施,每个贫困家庭人均收入均稳定达3500元以上。

  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已脱贫25179户75040人、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综合发生率为0.96%。“脱贫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扶贫对象观念转变的过程。”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说,下一步,正阳县将持续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