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 变“包袱”为“财富”

2019-03-26 15:09来源:   作者:

  每年大棚蔬菜换季,会产生较多的蔬菜秸秆,如果随处乱堆乱放,不仅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道路交通,也给大棚蔬菜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困扰。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引导投入资金、引进技术,将大棚蔬菜秸秆“变废为宝”,变“包袱”为“财富”,推进大棚蔬菜产业良性循环,谋求农村发展、农业振兴。

  企业:

  从卖“概念”到卖“产品”用蔬菜秸秆加工的肥料获得市场认可

  3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孙家集街道大西环以西的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不大,生产间就占了一大半,生产间最北侧是用水泥建的发酵池,从外面运来的大棚蔬菜秸秆便是在这里加工成了生物有机肥。

  “现在是淡季,还没到歇棚的时候,蔬菜秸秆送来的少,基本都是靠环卫集团那边拉来的苦瓜蔓子。”公司副总经理高松泉向记者表示,他们要将蔬菜秸秆加工成生物有机肥,首先要将蔬菜秸秆中掺杂的垃圾分拣出来,再进行粉碎,完成后加入生物菌,并添加动物蛋白、有机质、草木灰等,通过翻抛等一系列操作,让其高温发酵,逐步加入微生物有机菌后,最终生产出生物有机肥。

  据介绍,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那时,利用蔬菜秸秆加工生物有机肥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可以说只是技术研究,真正将技术“概念”转化为成果的不多。菌禾生物科技人员没有经验可循,只能自己摸索着做,期间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掺杂在蔬菜秸秆中的水泥柱、薄膜、铁丝等杂物如何挑选?生产出来的生物有机肥能不能得到市场认可?如今,经过四五年的试验、探索,公司已经实现了对秸秆中薄膜的有效剥离,但水泥柱、铁丝的挑选难度还是很大,只能从源头控制,而他们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经过与周边菜农深度合作、试验,效果也得到了认可。

  “以前,我们卖的是‘概念’,现在我们卖的是‘产品’,赚的是‘利润’。”高松泉说,如今,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已经销往江苏、河南、广西、云南等多个地区,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而且,前几年,他们还招聘了高技术人才,投资200多万元引进新设备,自己研发用于生产的生物菌,目前已通过省、国家相关部门认可,“未来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将破坏环境的大棚垃圾变为改良农田的好肥料,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孙家集街道党工委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街道将依托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逐步完善大棚蔬菜秸秆收集机制,最终实现全街道的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

  部门:

  多措并举解难题 提高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秸秆综合利用率,像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利用大棚蔬菜秸秆生产加工生物有机肥的公司还有不少。文家街道的华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以处理秸秆6万吨,生产有机肥3万吨;古城街道的山东泰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设计处理农作物秸秆 60万吨;还有稻田镇的皓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处理秸秆5万吨,生产有机肥2万吨。

  “另外,在圣城、孙家集、纪台、稻田、田柳等镇街,也有企业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资源化处理蔬菜秸秆,他们或选用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蔬菜秸秆,比如茄棵、辣椒棵、西红柿棵,生产木炭;或利用蔬菜秸秆生产沼气;或将秸秆固化,加工成燃料,用作生物发电厂燃烧发电;或运用高温发酵灭菌技术,将蔬菜秸秆在蔬菜大棚内就地还田,成果十分显著。”市农业农村局能源办主任张云明表示,目前,我市引进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企业共 13家,年设计处理能力达100万吨,可以“消化吸收”全市大多数的大棚蔬菜秸秆。不过,由于我市大棚种植面积大,部分菜农在处理大棚秸秆时比较随意,导致企业在收集、贮运、分拣大棚秸秆时存在一定难度,这也直接影响了大棚蔬菜秸秆的资源利用率。

  对此,张云明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并健全投入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根据村庄大小、蔬菜产量和作物品种等,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合理设置多处小型蔬菜秸秆暂存点,并在各自区域内设置2至4个大型收储场所,便于相关企业对秸秆进行集中收储、转运、初加工,解决部分村民随意倾倒蔬菜秸秆的问题。

  环卫集团工作人员也表示,为有效解决路边大棚秸秆 (垃圾) 乱堆乱放问题,他们将按照新制定的 《寿光市城乡环卫全域化保洁实施方案》,在原清运范围基础上,扩大771公里国道、县级路、乡级路、园区路、进出村路、连村路统一清运范围。同时,他们会逐步探索多种大棚秸秆(蔓)清运模式,提高清运效率,确定专人包靠,逐步消除大棚秸秆(蔓) 暂存点周边卫生问题。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