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挖了2000棵白芨苗,全部送来了,你快来看看!”近日,咸宁市崇阳县石城镇方山村67岁的王和香与老伴推着三轮车来到3组王煌文家。验收、称重、打包……经过十几分钟的忙碌,老俩口领到2000块钱后,高兴地离开。
“往年他们的这一车苗子至少能卖6000块钱,今年白芨行情没有往年好!”王煌文说。
王煌文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方山村人。高中毕业后,跑过运输,开采过矿山,从事过建筑行业,还在广东办过厂,做过多家企业管理员。
长年漂泊在外,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成了空巢老人。2010年,王煌文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创业。
“我们村附近都是大山,山上遍布着中药材,祖祖辈辈有很多人靠采药补贴家用。我从小随父亲采集与挖掘野生药材,知道白芨、黄精的药用和习性,而且知道这些野生资源越来越匮乏,需求量却日益增涨,利润空间大。”王煌文说,思虑许久后,他决定带着大伙儿把山上的药材移植到地里,进行规模种植。
因零风险、投资小、简单易做,王煌文第一年栽种的5亩药材当年就获益5万块钱。周边村民看到“回报”后,也纷纷加入种药材的队伍中来。
2016年,王煌文牵头成立崇阳县“金土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低价种苗,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并高价收购成品,带动了周边众多农户迅速地脱贫致富。
“2017年,我种药材增收2万多元,2018年增收3万多元。”该村三组68岁的叶溶兵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种了三亩多白芨,如今已成功脱贫。
目前,方山村种植药材的有200多户,其中贫困户有50多户。全村种植白芨800余亩,黄精300余亩,葛根200亩,标准育苗大棚32个,年收益600多万元,人均增收5000多元。
2017年,王煌文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药材种植培训班优秀干部;2018年荣获咸宁市第一届“绿色田野杯”农村实用人オ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优秀奖。
“目前,我们主要以出售种苗为主,今后还将扩大种植规模,开发旅游观光与药食同源的品尝业务。”王煌文说,接下来要筹建厂房,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包括白芨精品干货、白芨养生片、白芨粉、白芨牙膏、白芨面膜,黄精精品干货、黄精生片,黄精粉,黄精酒、黄精饮料等。并注册自己的商标,将产品推向国际药材市场,带领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