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桑椹 托起脱贫增收梦

2019-04-23 17:59来源:   作者:

  “徳果一号”“坎儿井一号”“白玉皇”……近日,在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德昌县桑椹樱桃节农特产品展销会现场,琳琅满目的桑果品种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据了解,德昌目前主推“徳果一号”果叶兼用桑,由于上市时间早、果期长、果皮厚、糖分高、耐储运,远销北方市场。

  “目前桑椹批发价格每斤3元左右,市场供不应求。”德昌县蚕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新能介绍,近年来,德昌县大力发展果桑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脱贫攻坚重要支撑。

  周新能算了一笔账:果叶兼用桑综合效益较高,嫁接投产1-2年的果叶兼用桑,可产桑椹鲜果1000-1500公斤/亩,3年以上的投产老树,可产桑椹鲜果1500-2500公斤/亩,高者可达3000公斤/亩以上。桑椹刚上市时,售价一般为8-10元/公斤,大批上市,售价一般为4-5元/公斤,果叶兼用桑平均售果收入6000-10000元/亩,桑椹采摘后,全年还可产桑叶2500-3000公斤/亩,可养蚕3-4张,养蚕收入5000-6000元/亩,农户积极性非常高。

  果叶兼用桑

  助力脱贫攻坚

  2008年,为应对疲软的茧丝市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确保蚕桑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德昌结合当地实际,开始大力发展果叶兼用桑,在发展过程中,德昌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已发展专业合作社8个,参社农户620户,桑园规模2000亩,年产值2800万元。

  在果桑发展初期,为稳定果桑价格,推广果叶兼用桑产业发展,政府采取保底收购的方式。经过多年发展,果桑市场培育基本成熟后,取消了保底收购政策,职能变为提供指导服务,果桑产业完全市场化,进一步促进了果叶兼用桑的发展。

  到2018年,德昌县蚕桑产业涉及14个乡镇,桑园面积6.5万亩,其中果叶兼用桑园5万余亩,投产4万余亩,产桑椹6.92万吨,干桑椹1000余吨,桑农销售桑椹收入2.6亿元。其中,全县涉桑的贫困村6个、贫困户371户,现有贫困村桑园面积2600亩,养蚕5100张,年产茧4590担,产桑椹4200吨。2018年蚕桑产业助农增收3160万元,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165户523人,年收入110万元。

  德昌县永朗镇永跃村包村干部赵志刚介绍,全村共有建档贫困户10户,2016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果叶兼用桑,对老百姓的脱贫增收支持力度很大。截至2016年底,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全村已成功实现退贫,桑椹果也真正成为致富果。

  桑果叶附加值充分开发

  在展销会现场,20多家参展企业带来了桑椹鲜果、桑叶粉、桑叶茶、桑椹干、桑椹酒、桑椹饮料、桑椹膏等各种桑果叶系列产品。

  “短短1个半小时,我们就卖出价值6000元左右的桑椹酒、桑椹汁产品,用桑椹开发的深加工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在德昌元坤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展台,对外招商负责人胡兴告诉记者。

  近年来,德昌大力发展桑椹深加工,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德昌元坤果业有限公司,建成占地40余亩、投资8000余万元、日处理鲜桑椹150吨的桑椹深加工企业,该公司建有多品种浓缩汁生产线、灌装生产线,配有红酒生产车间,是一家多功能型的加工企业。同时,鼓励发展干桑椹产业。桑椹鲜果上市期比较集中,为多渠道消化鲜果,保障桑农利益,政府鼓励引导发展干桑椹,2019年,把小型桑椹烘干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通过近两年的宣传和引导,德昌现有大小烘房150余座,日处理鲜桑椹300余吨,丰富了桑椹产品结构,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为增加桑果用叶附加值,近年来,德昌还大力支持冷链物流的建设,现全县有大小冻库51座,库容量4.2万余立方米,有力支持了鲜果销售和加工贮藏。同时,以桑椹樱桃节为载体,将果桑产业与旅游服务业有机结合,每年举办“桑椹樱桃节”,以节庆为媒介,提高桑椹知名度,加快了德昌县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使蚕桑产业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撑产业。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