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白书红:用双手“走”出一条致富路

2019-05-05 12:47来源:   作者:

  他,命运多舛,出生仅10个月就因患小儿麻痹致高位截肢;他,身残志坚,两个“迷你”小板凳成了代步工具;他,不怕辛劳,每天骑上三轮车,奔波于周边集镇卖菜吆喝,乐此不疲。他就是河南邓州市汲滩镇吴田社区贫困群众白书红。

  近日,在离吴田社区不远的元庄集市上,笔者看到了正在摆摊卖菜的白书红。今年已61岁的他身高不足1米、皮肤黝黑、头发花白,每走一步,都要用双手拿起自制的小板凳支撑起整个身体。只见他不停地穿梭在各种蔬菜前,给顾客称菜、装袋,忙得不亦乐乎。

  “老白的菜都是自己种的,上的都是农家肥,吃起来口感好,大家都愿意买他的菜。”老主顾孙天根提着刚买的一兜菜乐呵呵地说。

  据白书红介绍,他每天用三轮车拉一车蔬菜,附近哪里有集市就去哪里,甚至去市区卖菜也是常有的事。“走!去我家里看看,还有个大菜园哩!”白书红一边招呼笔者,一边快速挪动手中的小板凳,胳膊用力一撑就蹿到了三轮车上。

  大约15分钟,笔者跟随白书红来到了他家的菜园。映入眼帘的是10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每块菜地整齐划一,一株株绿油油的菜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边是辣椒苗、番茄苗,那块是丝瓜苗、豆角苗,再过段时间,都挂果了才好看哩。”白书红抚摸着一株株菜苗,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

  白书红原是淅川县香花镇人,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0年移民至汲滩镇吴田社区。他由于身体的原因至今未婚,父母去世后,他就跟着二哥一家生活。几年前,二哥因病去世,白书红就和侄子一家生活在一起。

  在香花老家时,白书红的收入来源主要以修鞋、补鞋为主。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修、补鞋行业生意惨淡,他就考虑换个行业。白书红说:“比起其他人,我双腿残疾不能行走,很多行业都干不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总有我能干的,虽说国家给我有补贴,但我也不能总吃国家的救济粮吧。”

  迁至汲滩吴田社区后,白书红思来想去觉得摆摊卖菜比较适合自己。说干就干!很快,白书红在家人的帮助下买来了三轮车,每天早上,他总是天不亮就赶到菜市场,先从小商贩那里批发到新鲜的蔬菜,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卖。

  2013年12月,白书红骑三轮车在去卖菜的途中,被迎面疾驶而来的三轮车撞倒,车和人被撞翻在路旁的沟里。在路人的帮助下,白书红进了医院,经诊断,三根肋骨骨折。听到医生说至少要住院两个月,白书红哭了,不是因为身体的疼痛,而是想到自己两个月什么都干不了,自家菜地的菜可怎么办?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后,他坚持要回家治疗。回家后的白书红并没有听医生的劝导好好歇息,而是骑上三轮车继续穿梭在各个菜市场。

  “叔的性格我知道,他就是不想拖累这个家,想尽快出去卖菜挣钱。”回忆当时的情景,侄媳妇邓玉先眼角红了。

  2016年,白书红被认定为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对于如何脱贫,他考虑了很久,出去打工?自己的身体不允许:开店做生意?成本太大……在该镇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白书红决定承包土地种植应季蔬菜。

  刚开始,由于没有经验,白书红就从种植大众蔬菜着手。为了便于管理,他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菜地里,随时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种菜是个体力活,白书红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侄子和侄媳妇就帮着打理菜地,瓜果成熟的季节就帮着采摘、装车。

  “老白很能吃苦,尽管身患残疾,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坚持去集市卖菜,他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该镇扶贫干部王提明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白书红的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种植有芹菜、黄瓜、西红柿、香菜、茼蒿、萝卜、白菜、辣椒等蔬菜,由于他采取绿色种植,蔬菜很受顾客的青睐。

  当问起他今年能否脱贫时,白书红笑着说:“肯定能!今年我种了7亩多应季蔬菜,目前来看,菜价稳定,预计能收入4万多元,脱贫不是问题!”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