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河南省郏县薛店镇冢南村众望芦笋种植基地,一根根青翠的芦笋长势喜人,焕发着勃勃生机。芦笋地里,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施肥,有的在采芦笋……对于村民而言,绿芦笋就是他们开启致富之门的“绿钥匙”。
“我们家去年种植芦笋50多亩,除去地租、施肥、除草、采笋、理笋等支出,一亩地纯收入6000元左右。在去年的基础上,俺家今年又新发展芦笋种植面积30亩。山东公司那边每天都有人过来收笋,不用担心销路,还能守着家里老小,一点也不比外出打工差,真是个不错的项目。”54岁的芦笋种植大户王国召说。
62岁的王中得原来是冢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身体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日子过得很拮据,后来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种植芦笋实现了脱贫致富。
“我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出去打工没人要。自从村里开始发展芦笋种植,我就跟风而上,种植了近3亩芦笋。地是自家的地,笋苗、技术指导和销路都不用操心,有专人负责,我们照做就行,一年收入小两万呢!我们家都稳定脱贫了!”王中得兴奋地说。
据了解,冢南村共种植芦笋800多亩,采取的是“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为100余户农户牵线搭桥,与山东一个芦笋收购公司签订种收协议,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农户按照要求种植芦笋,直接出售给公司。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确保持续增收。与此同时,芦笋种植大户还吸收了大量本村和邻村的群众和贫困户到笋地里干活,每天50元,工资日结日清,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
“刚开始在冢南村推广芦笋种植的时候,群众疑虑重重,既怕没技术收成不好,又怕采收的芦笋卖不出去,后来我们‘两委’干部带头,并动员村民种植。群众看到收益不错,纷纷加入其中,逐步形成了规模。现在正是芦笋收购的季节,平均每斤5块钱左右,山东那边直接收购拉走,基本春笋就能把全年的投入赚回来,夏笋就全是赚头了。看着群众腰包都鼓起来了,我这个村支书脸上也可有光。”冢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廷自豪地说。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