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萤飞蝶舞 特色养殖富农家

2019-06-05 17:11来源:   作者:

  “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如何拓展销路,进一步体现附加值?”“无劳动力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去年以来,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星星村集体通过考察引进了蝴蝶、萤火虫等特色养殖,并成立了“蝶舞萤飞昆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初步 出了一条养殖昆虫增收致富的路径。

一棚蝴蝶 产值两万

  “去年5月,我带领村民到峨眉山一家公司考察,发现他们的蝴蝶工艺品销路很好!”5月28日,星星村第一书记谢俊杰说,“于是,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从公司引进了蝴蝶卵、蛹和种蝶,并确定了5个农户为示范户,通过公司一家一户的培训,养殖了5个棚(每个棚四五十平方米)的枯叶蝶、碧凤蝶和柑橘凤蝶,蝴蝶养出来以后,公司统一回收。”

  谢俊杰介绍,由于对养殖大棚的温度、湿度都难以把控,对蚂蚁等虫害的防治也缺乏经验,历经50天左右的养殖周期,第一季惨遭失败。直至7月至9月的第二季,才算摸索出一定经验,但由于马兰、柑橘、黄柏等蝴蝶的寄主(养蝴蝶需要种植一定的植物,以能采到足够的鲜叶饲喂),农户种得太少了,最终仅20%的蝴蝶养殖成功。蝴蝶交售公司,卖得最多的一户,一个棚也才卖了800多元。

  但是,农户的积极性却调动起来了。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养殖蝴蝶的农户增加到9户、养殖大棚增加到9个,他们都种植了足够蝴蝶吃的植物。

  星星村二组农户王建军说:“我去年1个棚,卖了810元,总算养成功了,也摸索出了经验。今年,我就养了两个棚,我们跟公司都签有回收协议,蝴蝶死活都要。”

  “一个棚一年可养两季,每个棚产值可达两万元。”谢俊杰说,“只需建一个大棚,一次性投资3000多元;投入400元引进100对种蝶(今后可自繁自育);每个棚再匹配种植2亩寄主,马兰、黄柏等寄主都可在山上采挖,基本不需什么成本,农户主要就是投入人工采摘鲜叶喂蝴蝶。”

  经公司培训,星星村的一些农户还学会了简单的蝴蝶标本制作,今后,他们还可向公司出售蝴蝶标本,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养萤火虫 挣观光钱

  受乐山一个萤火虫放飞活动启发,谢俊杰决定在星星村打造乡村旅游看点,“要让游客到星星村看星星:既要看到天上的星星,也要看到能飞的星星。”

  这“能飞的星星”就是萤火虫。于是,谢俊杰与乐山师院一专家合作,由星星村提供场地建起了专家参与的博士工作站,由帮扶单位出资8万元购买了萤火虫种虫和养殖技术,谢俊杰于去年12月率先搞起了一个萤火虫养殖示范大棚。

  “一个大棚(230平方米)养殖了3万只陆生萤火虫,今年3、4月份就全部变成成虫放飞野外了,由此证明,萤火虫能在我们这里安全过冬、适合养殖。”谢俊杰介绍说,从4月开始,他又引进了一批稀有的水生萤火虫幼虫饲喂,顺势成立了“蝶舞萤飞昆虫养殖专业合作社”,致力于以养殖蝴蝶、萤火虫为主的昆虫特色养殖。

  合作社技术顾问罗毅睿说,“我们通过在大棚内模拟萤火虫自然的生态环境,能使萤火虫比较轻松地养殖成功。棚内开挖有水沟,水沟里种有水生植物为幼虫提供庇护,沟边还铺有苔藓为萤火虫化蛹提供方便;同时,不断向水沟内泵水,以保持沟内的流水状态,水必须是没有污染的。萤火虫以蜗牛、福寿螺为食,因此,萤火虫还可作为天敌昆虫,防治灰巴蜗牛和福寿螺。”

  罗毅睿介绍,一个棚通常养有一两万只水生萤火虫,幼虫从5月初养殖,到7月份左右就变成成虫了。萤火虫在一个生命周期内,其群体即可扩大几倍,通过一两年就可繁殖得非常多了,其中一部分即可投放到星星村的野外,以打造一片萤火虫的天堂。

  “把棚内温度控制在萤火虫喜欢的20℃—30℃,并提供充足的食物,萤火虫一年可养殖两季,并能形成三四次观赏高峰。”罗毅睿说,目前,放飞用的萤火虫主要从野外捕捉,其成本比人工生态化养殖的低一些,但是,今后可望通过规模化地养殖,成本可控制在1-5元/只,通过将成虫或幼虫装在玻璃瓶内,并搭配一些干花、水草、田螺出售,售价可达5-10元/只。

  谢俊杰介绍,合作社养殖萤火虫不止是为了出售,主要是带动乡村旅游,促进农家乐的发展以及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谢俊杰说:“我们已从其他基地调了一批萤火虫成虫,即将举行昆虫旅游文化节,已与乐山一家旅行社对接拿到了订单,将吸引来每天100人的团队参与亲子活动、昆虫标本制作、萤火虫捕捉等体验。这样,就有了出售游览券的收入,同时向游人出售捕捉萤火虫的网具和瓶子,也有一定收入。”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