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

2019-09-07 14:10来源:   作者:

  首批国家级贫困县、乌蒙山片区攻坚县、革命老区县、“直过民族”(傈僳族)聚居县、深度贫困县……多顶与贫困相关的帽子,让地处云南省楚雄州的武定县成了全州脱贫攻坚主战场。7月19至20日,全国三农媒体总编辑赴楚雄州脱贫攻坚主题调研采访走进武定县,探访了红土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猫街镇胤泽农业出口蔬菜基地、插甸镇老木坝村等地,聚焦当地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

  据了解,云南武定县贫困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深度贫困人口占比均位列楚雄州第一,脱贫任务占全州三分之一。基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该县还有未脱贫贫困乡镇2个,未脱贫贫困行政村68个,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43户25157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55.7%,贫困发生率9.88%,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2019年是武定县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当地政府提出,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

  武定县红土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环境舒适。

  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老木坝村蜕变为美丽宜居示范村寨。

  自筹万元入住新房 在家门口看病上学

  整齐排列的黄色楼房,绿意盎然的行道树苗,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这是位于武定县狮山镇西和村委会永吉村红土田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

  “安置区居住楼房为钢混结构6层,每套房屋约90平方米。”武定县易地扶贫搬迁红土田集中安置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张加亮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该安置区距离县城4.5公里,涉及全县11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881人,是楚雄州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新建安置房11栋29个单元348户,总建筑面积32405.53平方米,总投资11205.77万元。

  “搬迁户只需自筹1万元即可拎包入住。”张加亮表示,根据有关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补助标准为2万元/人,拆除旧房可另奖补0.6万元/人。至2019年4月30日,该安置区343户易地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安置区内有4栋楼房被改造为幼儿园,附近的数所学校和一家医院,保障了搬迁户的就学与就医。

  “目前安置区搬迁户外出务工人员569人。”张加亮介绍,当地积极组织技能培训,要求各挂包帮单位在使用公益性岗位人员时优先考虑所挂包帮贫困户,并将通过招商引资,在安置区附近建设建材交易市场和机动车检测站,优先安排搬迁户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钱国兵一家5口人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住在离县城15公里的九厂乡陈官村,今年3月搬进了红土田安置区一套三室两厅的新居。“老家的土房每逢下雨就漏水,还被小动物掏出了不少泥土。”在外地上学的孙女婷婷(化名)刚放暑假回家,对新居的舒适环境感到十分惊喜。记者了解到,婷婷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不时回老家打理田地,她的弟弟即将在安置区的红土田小学升读二年级。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武定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782户11238人。全县共设集中安置点36个,集中安置搬迁对象2220户8957人(建档立卡1767户7357人),分散安置562户2281人(全部为建档立卡户),城镇安置建档立卡人口6018人。

  高原蔬菜远销海外 农户脱贫集体增收

  来到武定县猫街镇猫街村的胤泽农业出口蔬菜基地,露天菜地和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农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打理。发展高原特色蔬菜产业,为这个贫困村引来了活水,拔掉了穷根。据了解,猫街镇所辖15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2018年底,猫街、百子和仓房3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

  猫街镇副镇长杨绍君向记者介绍,云南胤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胤泽农业”)是武定县引进的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于2016年3月进驻猫街镇,利用当地高山反季节冷凉气候,打造高原特色精品出口蔬菜种植核心示范区,目前已流转土地870亩,涉及猫街、汤郎2个行政村共528户农民。“土地流转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带来了第一笔收入。”杨绍君表示,第一年土地流转价格为1500元/亩,以后每年递增50元/亩。

  杨绍君介绍,当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猫街村委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全村3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以沪滇帮扶产业合作项目资金482.5万元入股胤泽农业,作为贫困户资产收益股金,公司收益按5%分配给合作社,合作社将收益的20%留作村集体收入,80%二次分配给贫困户。“这是第二笔收入,去年猫街村委会获得5万元以上集体收入,贫困户户均分红500元。”杨绍君说。

  “招工优先照顾贫困户,农忙时节每天可吸纳80人左右,农闲时也有将近20人,工资最低为50元/天,最高可达200元/天。”胤泽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下半年基地初步建成并投产后,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其增加了一笔务工收入。今年55岁的钱绍兰曾是猫街村的贫困户,进入基地打工一年来,增加了1万多元工资收入。“在家门口也挣到钱,日子越过越好了!”她开心地说道。

  “公司在村里投建了占地6000平米的加工冷库,预计每年蔬菜加工量达6万吨,每天至少可多吸纳20名工人。”李勇说。此外,公司还投建了集科研与培训教学为一体的试验楼,未来将与云南省农科院开展科研合作、为周边农户提供技能培训等,并辐射带动武定县5-6个乡镇建成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

  傈僳山寨变美丽乡村

  拆旧复垦促特色产业

  行经一段段蜿蜒山路,大巴车终于抵达老木坝村村口。映入眼帘的木桩牌坊独具特色——顶上一对弓弩造型,正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老木坝村隶属老木坝村委会,位于武定县插甸镇北部,距离镇政府约10公里,海拔2300米,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自然村。全村共102户37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227人,贫困发生率67.02%,属于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深度贫困村。

  走进老木坝自然村,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弓弩”元素的造型或墙绘随处可见。传统民居经统一改造外立面而焕然一新,挡土墙刷上了傈僳族格言谚语,公厕的外墙也绘有民族特色的鲜艳壁画。宽敞的民族文化广场一隅,身着傈僳族服饰的妇女们正悠闲地做着刺绣。造型优美的涌泉池、感恩亭,让人恍若置身旅游景区。“这个弓弩造型是扶贫工作队设计的”,当地一名干部指着太阳能路灯的灯盏向记者介绍,“除了融入民族文化特色,也意味着扶贫攻坚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个深度贫困的傈僳山寨,如何蜕变成美丽宜居乡村?记者了解到,2018年,云南省委组织部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中,经协调多部门,争取到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省级示范村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绿化等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750万余元,将老木坝村打造成美丽宜居示范村寨。

  “村里新建了村史馆、党员活动室、公厕、民族文化广场、休息亭等,但传统民居基本是在土木结构基础上加以修缮,并未大拆大建。”老木坝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张自福自豪道,如今整个老木坝自然村分为老村和新村,其中新村的34户属易地扶贫搬迁,该部分村民的原有房屋已全部拆除,并实现复绿复垦,1个月前刚种下500多棵杨梅树,由本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将打造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新产业。

  “目前正引导村民改变养殖习惯,逐步实现人畜分离。”张自福说,老木坝自然村常年养殖牛、羊、猪,为改变人畜混居状况,村里建了占地6360平方米的两个集中养殖区。

  据了解,目前老木坝行政村的贫困发生率为41.2%,与退出标准中“低于3%”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压力。为此,当地提出大力巩固反季节蔬菜、武定鸡、黑山羊等传统产业;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发展壮大林下黄精、白灵芝等特色种植业,丰富产品种类,引入龙头企业延长农副产品产业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