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

2021-05-14 15:15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   作者:农事编辑
我国是世界上蛋鸡饲养量和鸡蛋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种业是蛋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蛋鸡种业自主创新和良种推广能力显着增强,已基本摆脱对引进品种的依赖。为进一步强化我国蛋鸡种业发展优势,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本计划。
  一、基础与要求
  (一)发展基础。2012年以来,全国蛋鸡遗传改良工作成效显着。一是育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种。育成蛋鸡品种15个,其中高产蛋鸡品种7个、地方特色蛋鸡品种8个,占我国已育成蛋鸡品种的65%。经持续选育,高产蛋鸡品种72周龄产蛋数增加了10—12个,料蛋比降低了0.2—0.3,死淘率降低了3.0—3.5个百分点。目前自主培育蛋鸡品种类型齐全,生产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基本建成了商业化育种体系。先后遴选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5家、良种扩繁推广基地16个,供种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在产祖代种鸡存栏60万套,其中自主培育品种38万套,我国蛋鸡产业已基本摆脱对引进品种的依赖。三是加快了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成功研发出蛋鸡专用SNP芯片,基因组选择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发现了控制绿壳性状基因SLCO1B3并应用于绿壳蛋鸡品种培育。建立了鱼腥味易感等位基因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高产蛋鸡育种。挖掘出抑制显性白羽基因的突变位点,育成了红羽粉壳蛋鸡品种。
  (二)发展要求。当前,我国蛋鸡业正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这对蛋鸡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第一期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后,蛋鸡种业还依然面临智能化精准测定装备研发应用不足,测定时间偏短、群体偏小,蛋品质、饲料转化效率、抗病力等性状选育进展相对缓慢,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滞后,科企实质性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地方特色蛋鸡品种产品品质内涵挖掘不深入、品种质量有待提高,疫病净化不到位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实施遗传改良计划,为蛋鸡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自主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蛋品消费为出发点,以提高品种自主培育能力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通过市场化机制有效整合利用产业资源,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蛋鸡种业创新体系,强化以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为龙头的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国蛋鸡种业发展水平。
  (二)总体目标。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育种场生物安全水平显着提高。育成蛋鸡新品种8—10个,现有品种质量持续提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1—2个、打造世界一流的种业企业1—2个,自主培育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开拓自主培育品种的国际市场。
  (三)核心指标
  1.高产蛋鸡700日龄产蛋数达到500个以上,产蛋期(至72周龄)料蛋比达到1.9:1、成活率达到96%以上。
  2.地方特色蛋鸡品种产蛋数年增加1.5个以上,产蛋期料蛋比年降低0.02以上、成活率达到94%以上。
  三、技术路线
  (一)高产蛋鸡。持续选育已育成蛋鸡品种,继续培育新品种,不断提高蛋品质量,提升国产蛋鸡品种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地方特色蛋鸡。结合资源优势和区域消费需求,加强地方鸡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地方特色蛋鸡新品种,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四、重点任务
  (一)强化国家蛋鸡育种体系
  1.主攻方向。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蛋鸡新品种。
  2.主要内容
  ——采用企业申报、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继续遴选高产蛋鸡和地方特色蛋鸡核心育种场。
  ——深化科企合作模式,逐步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支持育种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预期目标。遴选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达到8个,育成蛋鸡新品种8—10个,部分品种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打造世界一流的蛋鸡种业企业1—2个。
  (二)夯实国家蛋鸡良种扩繁体系
  1.主攻方向。建立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良种扩繁推广基地,提高高质量种源的供给水平。
  2.主要内容
  ——重点遴选具有自主培育品种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兼顾推广量大的引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建立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提升现代装备水平,规范种鸡生产管理,发挥品种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效率。
  3.预期目标。遴选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达到20个,供种能力达到蛋鸡饲养总量的70%以上。打造亿级饲养量的自主培育品种2—3个、5000万级饲养量的品种3—5个、千万级饲养量的地方鸡或地方特色蛋鸡品种2—4个;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品牌1—2个。
  (三)升级国家蛋鸡良种技术支撑体系
  1.主攻方向。健全性能测定体系,研究新性状的测定与选育方法,加快基因组选择等新技术的应用。
  2.主要内容
  ——支持和鼓励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提升智能化测定装备水平,规范开展各代次性能测定。种禽质量监督检验测定机构开展父母代和商品代性能测定,定期公布测定结果。
  ——建立品质、行为等性状测定与选育方法。研究应用超长产蛋期相关育种技术,提高产蛋持久性和后期蛋品质。完善育种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推广应用基因组选择育种。
  ——开展地方鸡资源蛋用种质特性评价,挖掘优势特色基因,创制种质资源,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素材。
  3.预期目标。先进育种技术普遍应用,有力支撑本计划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蛋鸡种源垂直传播疾病净化
  1.主攻方向。重点净化以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等为主的蛋鸡种源垂直传播疫病。
  2.主要内容
  ——完善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环境控制及管理配套技术,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核心育种群生物安全体系,提高垂直传播疫病净化能力,确保种鸡质量。
  ——完善准入管理,将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等主要疫病监测结果作为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遴选和核验的考核标准。
  ——加快推进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疫病净化,创建无疫区、无疫小区或净化示范场。
  3.预期目标。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率先达到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的有关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制修订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评估遗传改良进展、开展育种技术指导等工作。省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内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推荐和管理,全面落实遗传改良计划各项任务。鼓励优势产区制定实施本地区蛋鸡遗传改良计划。
  (二)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的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重点加大对生产性能测定、育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疫病净化等方面的支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优先支持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建设。支持将长期致力于蛋鸡育种的技术人员纳入当地的人才计划,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三)创新运行模式。加强本计划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严格遴选并及时公布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名单,建立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通报考核结果,对考核不达标的及时取消资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四)加强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的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蛋鸡种业自主创新的理解和支持。依托国家级、省级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我国蛋鸡种业从业人员素质。利用种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在加强国内蛋鸡遗传改良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支持我国蛋鸡品种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壮大国产品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