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是南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俗称跑马干、黑毛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情一般由植株下部逐渐向上部发展。本文重点介绍该病的识别要点、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1.识别要点
发病初期,当叶背有水膜时,可看到有黄色针刺状斑点,水分蒸发后则看不到病斑,病情继续发展时会形成受叶脉限制的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病斑直径2~6毫米。当病情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在叶背形成灰白色霉状物,最后叶片迅速枯萎或叶缘枯萎。叶面病斑较模糊时,对光观察,可见病斑褪绿,边界清晰,有透光感。
抗病品种发病时,叶片褪绿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甚至圆形,病斑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病势发展较慢,叶片上病斑不易连片。
2.发病规律
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温度。病菌侵入叶片的温度范围为l0~26℃,大流行时的适温为20~24℃,在此适温范围内3天即可发病,低于15℃或高于30~C发病受到抑制。病害发生的另一主要因素是叶片卜必须有水分,如果叶片上没有水分,即使温度适宜也不会发病。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叶片上就会形成水膜,温度适宜时就可发病。发病一般从幼嫩叶片开始,由植株的下部逐渐向上蔓延。病菌主要在温室瓜类蔬菜的叶片上越冬或越夏,还可通过种子带菌、随风传播。
较易导致发病的气候条件有:栽培不当造成田问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而薄、发黄,多雨、多露、多雾和昼夜温差大,阴天和晴天交替频繁。保护地内湿度过大、持续时间长是诱发霜霉病的主要原因。
3.防治方法
霜霉病的防治必须特别注意栽培环境条件的控制,主要是预防病害发生,如果已经发病,则必须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①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将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三是培育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壮苗。四是控制好棚室的温湿度,白天可控制在28~30℃,下午逐渐放风,当棚室内温度降到20℃时及时关闭放风口;日落后再继续放风降温降湿,使上半夜温度降到13~15cC,下半夜降到10~13℃。五是保护地可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有条件的可采用膜下浇暗水等方法,避免明水漫灌(特别是在冬季、早春日光温室内),以进一步降低田间湿度。夜间和阴天不宜灌水。灌水后为降低设施内湿度,可关闭通风口,使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到33℃并持续1小时,然后迅速放风排湿,3~4小时后设施内温度降到25℃,可再关闭通风Ll。六是对长势较差的瓜秧,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喷施宝、叶面宝、光合肥、抗旱剂、增产菌,也可用0.15千克尿素加0.5千克红糖或白糖,对水50升,于早}=喷于叶面和叶背,每隔5天喷1次,可增强植株抗病性。
②熏烟和喷粉。为降低棚室内的湿度和提高施药效果,可采用熏烟防治和喷粉防治。熏烟可选用百菌清烟剂,将药剂分成多份,均匀分布于棚室内,傍晚将棚室关闭,然后点燃烟剂,使烟剂均匀弥漫,次日早晨通风。一般隔7天左右熏烟1次,或根据病情确定间隔时间。喷粉防治可在温室或大棚内,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1000平方米用药1~1.5千克。喷粉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前将放风口关闭,喷后1小时可以放风,隔7~l0天再喷1次。
③化学防治。定植缓苗后就应进行预防性喷药,可选用广谱、价低的百菌清、多菌灵、三乙膦酸铝等农药,隔7天左右喷雾1次。发病后更要加强药剂防治,以防止其迅速蔓延。发病时,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吧霜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5~7天喷1次,根据病情连续喷3~6次。
对上述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