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纹枯病属于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快,危害大,如果不提前预防或者发病后不及时防治,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很大,据一些种植户反应,小麦得了纹枯病,轻则能减产10%左右,重则能减产一半左右的产量,特别严重的导致直接绝收,所以,正确认识小麦纹枯病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小麦纹枯病症状
小麦感染纹枯病以后,前期小麦植株出现干枯症状,由于和除草剂药害、虫害、干旱等差不多,很多种植户误以为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随着病情的扩散,小麦茎杆开始出现腐烂症状,先是基部腐烂,随后开始蔓延的整株小麦,最严重的直接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小麦到了抽穗期以后,这时感染纹枯病,麦穗会发白,也就是我们说的白穗,这三种症状,都很容易分辨小麦纹枯病。
说完了症状,再来说说小麦纹枯病的是怎么感染的。
二、小麦纹枯病感染
小麦纹枯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土壤、病残体以及路边杂草等地越冬,主要是土壤中居多,首先它会感染小麦种子,当小麦播种后,会受到一些侵染,冬季爆发不会这么快,等到年后,温度开始回升时,小麦纹枯病开始大面积爆发,按照往年情况来看,从小麦拔节期开始出现暴增,直到小麦灌浆期(甚至继续往后),中间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及时预防控制,小麦出现秕粒很正常,减产也在所难免。给大家详细介绍2个纹枯病的高峰期,注意避免下:
1、年前
小麦刚出苗,大概3片叶左右,这时候有一波感染的高峰期,出现弱苗现象。
2、年后
年后的话,一般就是化冻之后,大概3月中旬开始,这时候气温回升,是一波感染高峰期,其次,到了5月上中旬左右(大概孕穗期),这又是一波高峰期,这几个时期大家要多关注下。
既然出现了小麦纹枯病,我们就要提前预防为主,下面说说小麦纹枯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后面的防治办法,主要有3点,先说预防措施:
三、小麦纹枯病预防和防治办法
1、农业预防
这点基本说的是田间以及播种的措施,比如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水肥条件要看,播种密度不宜过大等等措施,由于这些措施每个人所遇到的情况不同,这里只是建议大家这样多,相信很多小麦种植户也感同身受,这方面就不在细说了。
2、拌种
播前拌种可以说是目前预防纹枯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的拌种剂一般是有杀虫剂+杀菌剂混用的,杀菌剂起到的作用就是预防病害,一些好的配方,保证年前不会收到纹枯病的危害,到了年后,也能大大减少纹枯病的概率。
目前市面上拌种剂里的杀菌剂配方有很多,常见的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等,效果有好有坏,当然也有其他配方,至于怎么鉴定是否为真,以前的文章有说到,大家可查看历史文章,实在不知道的话,买品牌比较强的为好。
3、药剂防治
如果田间真的出现了纹枯病,要及时用药防治,这里遵循一个原则,越早越好(有些朋友田间没有发现纹枯病,也会打药预防,也是可以的),市面上的杀菌剂也不少,常用的有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己唑醇或者是井岗霉素等,如果某些药剂在当地抗性大,建议更换使用,另外,一次没有防治住,间隔一周到十天左右,再来一次。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我国早有纹枯病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前在我国小麦上属次要病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更换、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肥水条件的改善,纹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极大,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烂芽是在种子发芽后,芽鞘受侵染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不能出苗。病苗死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花秆烂茎是在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倒伏是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枯孕穗是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的,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瘪痩,形成枯白穗。枯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最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此时若田间湿度较大,病植株下部可见病菌产生的菌核。菌核近似油菜籽状,极易脱落到地面上。
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