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
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一个适当的播种期;培养料发菌阶段自然温度最适在24—26℃。因此我地最佳播种期宜选择在9月上中旬。如播种过早,播种后常会遇到28℃以上高温,致使菌种不萌发而死亡;如播种过迟,会缩短适宜温度的出菇天数,不易获得高产。
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翻格(翻松、翻匀培养料):后发酵结束后,要进行培养料的翻格,即把培养料全部翻松、翻匀和整平(一般要进行二次),目的是排除培养料内的废气,使培养料厚薄均匀和疏松。翻格必须认真,要把结块的料全部抖松,否则,播种后会减慢菌丝生长速度,甚至产生杂菌而导致减产。
(2)、适时播种:是指翻格结束后,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在适当的时间播种。如遇天气持续高温(大于28℃),应当推迟播种,切不可在高温条件下播种。
(3)、播种量:要获得蘑菇高产,必须采用优质的蘑菇生产种。在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谷(麦)粒菌种,播种量每平方米栽培面积需菌种1.5瓶,每瓶菌种750毫升。
(4)、播种方法:蘑菇高产栽培必须采用撒播法或混播法。在当前实际生产中大都采用撒播法。即把三分之二的菌种量撒在料面,用手指插入料内轻轻抖动,让菌种与上半部分培养料均匀混合,然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菌种撒在料面,用手或其他工具轻轻将培养料拍平,使菌种紧贴培养料,有利于菌种迅速萌发吃料。
3、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培养料厚度在18—22厘米,从播种到料内发满菌丝需20天左右。培养料发菌管理措施如下:
(1)、保湿为主,使菌种迅速萌发定植。播种后前3天菇房要紧闭门窗,只开房顶气窗,以保持菇房内的空气湿度,防止干燥空气进入菇房和空气流动过快而使菌种失水,导致培养料表面干燥,从而影响菌种萌发和定植。如菇房内空气湿度低,可在菇房地表浇一些水,增加空气湿度。3天以后,菌种已萌发并吃料,要适当通风,需在早晨7点以前和晚上7点以后,分别打开背风门窗通气30分钟,使新鲜空气进入菇房,同时排除菇房内的不良气体。
(2)、增加通气量,使菌丝发足发好。播种后7天,菌丝已长满培养料表面,伸展深度已在3厘米左右,此时,需在料内打洞,以增加培养料内的空气。方法用直径1厘米的木棒或竹竿,在培养料表面打洞至底部,洞间距10厘米左右。这个时期要保证菇房屋顶气窗敞开,保证菌丝生长有充足的氧气,为发足发好培养料菌丝创造条件。
(3)、预防病虫害。发菌期间,需要做好防止病虫害侵染培养料的工作。播种后,菇房内晚上不要点灯,预防和阻止外面的害虫飞入菇房内。菇房周围和菇房内要保持清洁卫生。
(4)、检查培养料菌丝,做好覆土前培养料的整理工作。培养料发菌至16—18天,要检查培养料内是否有害虫,如有必须将它杀灭在覆土之前。覆土前先要对培养料打一次反扦,用2厘米粗细的木棒或竹竿,从培养料底部打洞至培养料表面,洞间距15厘米左右,目的是使培养料内在出菇阶段有充足的新鲜空气进入,并及时排除菌丝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然后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如过干,要在覆土前2—3天喷PH8左右的石灰清水。最后整平料面,使覆土厚度均匀一致。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