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丛枝病是整株系统侵染性病害,病株枝叶丛生,节间短缩,严重矮化,多为健株株高1/2,病株叶片变小变厚,色深质脆,腋芽大量萌发,正常叶片逐渐变黄脱落,仅剩丛生的枝条,子房柄(果针)不能入土或入土很浅或向上变成秤钩状,根部萎缩,荚果很少或不结实。河南、海南、广东、福建、台湾均有发生。1980年崖县红星农场几十亩花生,丛枝病严重,病株率几达100%。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由小绿叶蝉(Empsoasca flavescens Fabn.)传播,最短获毒期为24小时,在虫体里的循回期为24-48小时,成虫和若虫均能终身传毒,1-10只叶蝉传毒效率差异不大,嫁接可传病,豆蚜和种子不传毒。干旱年份,叶蝉大发生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 如粤油551-116。(2)适时播种 春花生适时早播,秋花生适时晚播。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3)铲除田间豆科杂草。(4)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病苗,及时防治叶蝉,可减轻病害发生。(5)用土霉素处理接穗,发病期可推迟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