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小麦黄花叶病

2021-05-01 17:30来源:   作者: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引起的病毒病,病菌在土壤中生存、积累、传播,并通过机械耕作向周边田块扩散,小麦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寄主。麦苗3叶1心期前易受害,发病适宜温度为8~15℃,温度升高到 15℃以上时病株进入隐症状态。一般在2月底3月初开始显症,3月底温度升高到15℃以上时隐症。病株心叶先出现黄绿相间的条斑,以后叶片逐渐变黄坏死,严重时死苗。轻病株叶片褪绿发黄,叶片上黄绿相间的条纹界限不明显,类似根系受渍导致叶片发黄的症状。小麦发生黄花叶病,只要病株率不高,病株仅表现花叶症状,一般产量损失不大;黄化严重的麦田死苗率高,产量损失大。


  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盐都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中,郑麦9023、扬辐麦2号、宁麦7号、宁麦9号等较抗病,调查中发病田块种植的品种都是扬麦系列感病品种。对发生小麦黄花叶病的老病区,建议今年秋播时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或种植大麦、油菜,减轻发病。目前已经发病的麦田,近期可施适量速效氮肥,促进病苗快速恢复生长。为避免肥料一次性施用造成植株基部节间快速伸长而倒伏,可分2次施,第一次每亩施尿素4~5公斤,第二次每亩施尿素5~8公斤。禾谷多黏菌侵染小麦根系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整治好内外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