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烂铃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与品质。而且,该病近年来开始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农户们必须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降低该病的危害。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棉花烂铃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供农户们参考。
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棉桃表面出现少许锈色结痂,随病情发展结痂不断扩展为大面积锈色结痂,最终形成僵铃,失去商品价值;
(2)染病棉桃易开裂形成伤口,开裂后常被空气中的真菌侵染,在纤维、铃壳上出现黑色、粉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粉状物,严重影响棉花品质,早期的裂铃均没有产量。
发生原因: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尤其是多阴雨天气,棉田湿度较大,郁闭严重,通风透光较差,适宜病原菌繁衍侵染,病害往往严重,棉花烂铃也比较严重。棉铃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等,其中疫病是烂铃的主要危害类型,占铃病的28.3%~99.7%。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或化控措施不及时,植株旺长等,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1.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使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蔽,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2.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排除棉田明涝暗渍,改善棉花生长发育条件,实现棉花多结桃、不早衰,减轻铃病危害。另外,对于棉田排水和预防棉花倒伏问题,在棉花开花之前培土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艺措施,应提倡应用。
3.合理整枝。对于行距过窄,封行过早的棉田,为减轻田间过分郁蔽,改善中下部光照条件和通风状况,应尽早打去边心,这样可减少铃蕾脱落和烂铃。
4.摘晒病铃。把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之前摘收。摘收的棉桃用浓度为1%的乙烯剂溶液浸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化学防治:
1.发病初期:20%噻菌铜50毫升/亩+25%嘧菌酯15毫升/亩全田叶面喷施1次;
2.发病盛期:20%噻菌铜100毫升/亩+ 25%嘧菌酯20毫升/亩全田叶面喷施1次。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