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是棉花上的重要病害,全国各主要产棉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估计每年因此病损失皮棉1亿kg。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大量抗病品种的推广,枯萎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基本得到控制,但在部分棉区发生仍然较重,现就根据经验介绍一下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以供棉农进行参考。
1、症状
整个生长期均可危害。因生育阶段和气候条件不同,田间常表现不同的症状类型。
1.1 黄色网纹型
病苗子叶或真叶叶脉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叶肉仍保持一定的绿色,使叶片呈黄色网纹状,最后干枯脱落。
1.2 黄化型
病株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随后逐渐变褐枯死或脱落。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
1.3 紫红型
叶片变紫红色或呈紫红色的斑块,以后逐渐萎蔫、枯死、脱落,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
1.4 凋萎型
叶片突然失水褪色,植株叶片全部或先从一边自下而上萎蔫下垂,不久全株凋萎死亡。一般在气候急剧变化,阴雨或灌水之后出现较多,是生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1.5 矮缩型
病株表现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顶叶常发生皱缩、畸形、一般并不枯死。矮缩型病株也是成株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同一病株可表现一种症状类型,有时也可出现几种症状类型,苗期黄色网纹型、黄化型及紫红型的病株若不死亡都有可能成为皱缩型病株。无论那种症状类型,其病株根、茎维管束均变为黑褐色。
病株不同症状类型的出现,与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一般在适宜发病条件下,特别是在温室内做接种试验,黄色网纹型的症状较多;在田间,气温较低时易出现紫红型;而在气温急剧变化,如阴雨后迅速转晴变暖或灌水后则容易出现黄化型和凋萎型的症状。田间枯萎病通常表现点片死苗和大量枯死,成株期以凋萎和矮缩型最常见。
2、病原
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病菌可产生3种类型的孢子,即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肾脏形等,假头状着生,产孢细胞短,单瓶梗;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多胞,镰刀形,略弯曲,两端细胞稍尖,足胞明显或不明显,多数有3个隔膜;厚垣孢子淡黄色,近球形,表面光滑,壁厚,间生或顶生,单生或串生。病菌寄主范围较宽,除危害棉花外,还可危害甘薯、蕹菜等。
3、发病规律
据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和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6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7~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地温超过30 ℃,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在适温条件下,雨水多、分布均匀,则发病重,反之发病率较低;棉株不同生育阶段对枯萎病的感病程度也有很大影响,棉花枯萎病的发病高峰期基本上处于现蕾期。初侵染病菌主要通过病株残体、病株的种子以及粪便进行越冬,等来年进行播种或施肥进行传播,还会随着雨水、气流、风侵染病株周围的植株。
4、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属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至今尚缺乏有效药剂,一旦发生,难于根除。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保护无病区
目前我国无病区的面积仍然较大,因此应控制病区棉种向无病区引种。必须引种时,应消毒处理,种子经硫酸脱绒后,再在80 %402抗菌剂55~60 ℃药液中浸30 min,或用有效成分0.3 %多菌灵胶悬剂在常温下浸泡毛种子14 h。要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棉种。
4.2 抗病品种的应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比较有效
如中棉所24号、27号、35号、36号、豫棉19号、新陆早9号、10号等基本上都是抗病品种,对控制枯萎病的发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病品种应不断提纯复壮,同时与优良的栽培措施相结合,即良种良法配套,这样才能使抗病性得到充分发挥。还应密切注意生理小种的分布、消长和变异及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4.3 轮作倒茬
在重病田地采取玉米、小麦、大麦、高梁、油菜等与棉花轮作3~4年,对减轻病害有明显作用,优良的土壤结构均可以减轻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4.4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及时定苗,拔除病苗。棉田增施底肥和磷钾肥,在棉苗2~3片真叶时喷施1 %尿素液有利于棉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枯萎病的能力。在棉花育苗移栽地区用无病土育苗可明显减轻枯萎病的危害。在发病田里定苗、整枝时及时将有病植株清除,田外深埋或堆放集中焚烧,施用热榨处理的棉饼和无菌土杂肥,均可减轻发病。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