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李条麦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2021-05-27 17:06来源:   作者:

李条麦蛾是荔枝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虫害,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常常导致荔枝品质及产量的下降。因此,农户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该虫害的防治。小编将为大家详细总结荔枝李条麦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荔枝李条麦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翅展  翅展 11 ~ 11.5 mm。

身体形态  头部灰白褐色,额两侧褐色。下唇须长且向前突出,外侧黑褐色,内侧及其第二节末端灰白色。

触角  呈现灰褐色。

翅膀形态  前翅灰白至灰褐色,散布黑色鳞片;前缘中部有 1 个半圆形黑斑;中室有 1 个斜置的黑色长斑,中室末端略后方有 1 个黑点;缘毛浅灰色至深灰色。后翅及其缘毛灰色翅顶尖锐。

发生特点:

该种在荔枝和龙眼上的危害习性和一般麦蛾科害虫大不相同,而与卷蛾科害虫类似,以卷叶危害。该虫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 5 ~ 6 代,越冬代成虫于每年的 4 月出现,第一代幼虫从 5 月开始危害,以后世代重叠。

荔枝李条麦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促使每批新梢抽发整齐健壮,缩短嫩梢期,减少卷叶蛾产卵和繁殖最短时间,以减轻危害。

②冬季清园,修剪病虫害枝叶,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③结合中耕除草,铲除果园内的杂草,消除部分虫源。

人工防治:

在新梢期、花穗抽发期和幼果期,结合疏花疏果疏梢,捕杀或剪除卷叶虫苞或受害的花穗、幼果等;巡视果园时随时摘除卵块和蛹,捕捉幼虫和成虫。

物理防治:

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用糖醋液诱杀(糖醋液 = 2 份红糖 + 1 份黄酒 + 1 份醋 + 4 份水)。

生物防治:

第一、二代成虫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 每代放蜂 3~4 次,间隔期 5~7d,每公顷放蜂量为 30万~ 40万头。

药剂防治:

掌握在形成卷苞之前的低龄幼虫期喷药,药剂可选用:每克含100亿个孢子Bt制剂8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 1000~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 1500~20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