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2021-06-01 20:02来源:   作者:

梨树食叶害虫是梨树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褐边绿刺蛾、桑褐刺蛾和白囊蓑蛾等,这些害虫对梨树叶片危害很大,轻者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重者将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势。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详情如下:

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1、褐边绿刺蛾

又名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等。分布全国各产区。危害梨叶和芽。

1.1 形态特征 卵:扁椭圆形,长1.5mm,黄白色。幼虫:体长25~28mm,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至绿色。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生青色刺毛束,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球状刺毛;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蛹:长13mm,椭圆形,黄褐色。茧:椭圆形,长16mm,暗褐色坚硬。成虫:体长约16mm,翅展38~40mm;触角雄蛾栉齿状,雌蛾丝状;头、胸、背绿色,胸背中央有一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后翅灰黄色。

1.2 危害症状 低龄幼虫取食叶肉和下表皮,仅留上表皮,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大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仅留主脉,严重影响树势。

1.3 发生规律 河南1年发生2代。以前蛹于茧内在树干基部浅土层或枝干上越冬。1代区6月上中旬~7月中旬越冬成虫羽化,6月下旬~9月幼虫发生危害,8月危害最重,8月下旬后幼虫陆续结茧越冬。2代区5月中旬越冬休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6~7月发生,第1代成虫8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幼虫8月下旬~10月中旬发生,10月上旬幼虫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主脉附近,数十粒呈鱼鳞块状排列,卵期约7天。幼龄群集,稍大后分散。天敌有紫姬蜂和寄生蝇。

1.4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幼虫群集危害期人工捕杀。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生物防治: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细纱笼内,保护和引放寄生蜂。低龄幼虫期667m2用含100亿/g孢子的白僵菌粉0.5~1kg,在雨湿条件下防治。③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等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400倍液等。

2、桑褐刺蛾

又名褐刺蛾、桑刺毛虫,分布于全国梨区,危害梨叶。

2.1 形态特征 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明。幼虫:体长35mm,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有背线前后各具l对黑点,体侧各节具l对突起,其中后胸及第1、5、8、9腹节突起最大。茧:灰褐色,椭圆形。成虫:体长15~18cm,翅展31~39mm,全体土褐色至灰褐色;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扁角或近臀角处,各具一暗褐色弧形横线;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

2.2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仅残留表皮;随虫龄增大食叶仅残留叶脉。

2.3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中结茧越冬。3代区成虫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出现;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成块产在叶背;幼虫孵化后在叶背群集并取食叶肉,稍大后分散取食叶片。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

2.4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冬春季剪除冬茧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②生物防治:摘除冬茧时,识别青蜂选出保存,翌年放入园中天然繁殖寄生虫茧。或喷洒含1亿/g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防治。③药剂防治:幼虫危害初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40%辛硫磷12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

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3、白囊蓑蛾

又名白囊袋蛾、白蓑蛾、白袋蛾、棉条蓑蛾等,分布全国梨产区,危害梨芽和叶。

3.1 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0.8mm,浅黄色至鲜黄色。幼虫:体长25~30mm,黄白色,头部橙黄至褐色,第8、9腹节背面具褐色大斑,臀板褐色;有胸足和腹足。蛹:黄褐色,雌体长12~16mm,雄体长8~11mm。蓑囊:灰白色,长圆锥形,长27~32mm,丝质紧密,表面无枝和叶附着。成虫:雌体长9~16mm,蛆状,体黄白色至浅黄褐微带紫色;头小,触角小;各胸节及第1、2腹节背面具有光泽的硬皮板,其中央具褐色纵线,体腹面至第7腹节各节中央皆具紫色圆点1个,第3腹节后各节有浅褐色丛毛,腹部肥大,尾端瘦小似锥状。雌体长6~11mm,翅展18~21mm,体浅褐色,密被白长毛,触角羽状;翅白色透明,后翅基部有白色长毛。

3.2 危害症状 幼虫在护囊内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寄主植物光秃。

3.3 发生规律 黄淮地区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于蓑囊内在树干上越冬。翌春寄主发芽展叶期幼虫开始危害,6月老熟化蛹,6月下旬~7月羽化,雌虫仍在蓑囊里,雄虫飞来交配,产卵在蓑囊内。卵期12~13天。幼虫孵化后爬出蓑囊,在枝叶上吐丝结囊,常数头在叶上群居食害叶肉,随幼虫生长,蓑囊渐大,幼虫活动时携囊而行,取食时头胸部伸出囊外,受惊扰时缩回囊内,经一段时间取食便转至枝干上越冬。天敌有寄生蝇、姬蜂、白僵菌。

3.4 防治要点 ①农业及生物防治:及时摘除蓑囊,保护利用天敌。②药剂防治。幼虫低龄期,虫囊长约1cm左右,喷洒90%晶体敌百虫、50%敌敌畏乳油或2%氟丙菊酯乳油1000倍液,氰戊菊酯乳油或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