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旱灾的危害、诊断及预防补救措施

2021-06-28 10:27来源:   作者:

芝麻是一种常见的种植作物,在很多地区均有种植。然而,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小编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旱灾的危害、诊断及预防补救措施,供农户们参考。

芝麻旱灾的危害、诊断及预防补救措施

危害:

芝麻播种期发生干旱,造成不出苗、出苗不齐、苗期生长不良等问题;生育期持续干旱,往往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叶片萎蔫、发黄和脱落;开花结蒴减少、花蕾脱落,植株矮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干旱一般可造成减产10%~30%,受旱严重的可达50%以上。

旱害诊断:

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或土壤含水量轻壤土13%以下、中壤土15%以下、黏壤土16%以下时,植株就会出现暂时萎蔫现象,就需及时灌溉。叶片萎蔫程度,视旱情持续时间而异,久旱不雨,又无灌溉条件时,记录当时的物候期和干旱延缓时间。于13~15时调查植株萎蔫的百分比和解除旱象后植株恢复的百分比,并按植株萎蔫程度分“强”“中”“弱”记载。

旱灾预防:

1、兴修水利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保障系统,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要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发展喷灌、渗灌等节本灌溉技术。

2、选用耐旱性品种 一般单秆型品种耐旱性强于分枝型品种,茸毛少的比茸毛多的耐旱性强,叶片中等偏小的耐旱性强,凡叶色深绿光滑的耐旱性强,深色种皮的品种耐旱性强。凡耐旱性强的品种,一般耐病性也强。

3、选地与播种 芝麻最忌重茬,最好选用水肥条件在中等以上且3年以上未种过芝麻的地块。在干旱发生频繁、持续时期较长的地区,可采取秋翻地、秋做垄、春耙压的整地措施,适时适墒播种。黄淮、江淮主产区小麦、油菜收获后,可采用芝麻双层播种技术进行抗旱播种;东北春芝麻区,可采用“深种浅出”播种技术和深开沟浅覆土播种技术;江西红壤旱地秋芝麻主产区,可采用秋芝麻抢潮双层播种技术,确保一播全苗。

4、培育壮苗 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间苗,培育壮苗。定苗前适当多预留苗,以防因旱害造成基本苗不足。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科学施肥。

5、及时浅中耕,行间加盖覆盖物 有干旱迹象时,及早浅中耕,行间加盖秸秆、地膜等抗旱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保墒效果。

芝麻旱灾的危害、诊断及预防补救措施

旱灾补救:

1、及时灌溉 芝麻遇旱应进行灌溉,遇旱就灌效果最佳,不旱灌溉反而减产。抗旱灌溉既可解除生理干旱,有利于新陈代谢作用,又可局部改善小气候,使芝麻冠层的大气干旱有所缓解,达到增产的目的。芝麻从现蕾开始,已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此时正为芝麻一生耐渍性弱的阶段,但遇干旱会影响花芽分化、发育。抗旱则能满足现蕾开花对水分的需要,使花期生育良好,起到增产作用。发生旱象后,迟抗旱不如早抗旱。现蕾、开花、结蒴、终花期各抗旱1次,共4次,效果最佳。

灌溉方法:一是沟灌、畦灌,引水入畦沟,进行浸润性灌溉,即畦沟有明水,而畦面无明水,使水渗透到耕层内的土壤中。它具有无冲刷地表造成板结、减少蒸发且透气性好、又能节约用水的作用。水从高处顺沟往下流,用草把子堵畦沟,分段灌溉。结合人工浇水,防止漏灌和灌水不匀,最后灌到低处时,畦面渗透,水也排完。沟无明显的大量渍水,不易出现渍害反应。要依据地形、水势,辅以人工泼浇,以防漏灌和灌水不匀的现象;二是喷灌,用水少,喷水匀,且叶面喷水,充分发挥根、茎、叶的吸收作用,又可使冠层起到降温、加湿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增产效果不亚于沟灌;三是滴灌,更节水,效果很好,但目前较不易推广。

灌溉时间及注意事项:遇旱必灌,但芝麻的灌溉应选择下午5时以后最好,一是避开高温灌水对芝麻的上蒸下煎;二是下午5时前气温高,人难受,操作慢,效率低。灌溉前做好工具和水源的准备工作,灌完后,一定要清沟,以免积水造成渍害,下雨之前不灌,以免灌水、雨水造成危害,水顺沟流时或辅助浇水时不碰伤芝麻,并防止泥水浇到嫩叶上。

2、防衰 芝麻植株受旱后,叶小、株矮、细胞老化,输导组织收缩,对养分吸收慢,利用率低。因此,要结合灌水追施速效肥料。追肥要“少食多餐”。若处于苗期和初花期,可按每亩10千克尿素加5千克复合肥,趁潮或开沟追肥。同时,叶面喷施有机肥或多元微肥,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3、科学应用抗旱剂 抗旱剂能够控制叶片开展度,抑制叶片蒸腾作用,缓解土壤水分消耗。抗旱剂用于种子拌种,能提高出苗率。生长期遇旱,可选用F4旱地龙抗旱营养剂400倍液喷施,可有效缓解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