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是向日葵上的流行的一中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一旦严重发生,就会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小编详细总结了向日葵锈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对农户们种植向日葵有所帮助。
1、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是向日葵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大流行年份减产40%~80%。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部位染病后都可形成铁锈般状孢子堆。叶片染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色小疱是病菌夏孢子堆,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病部生出许多黑褐色的小疱,即病菌冬孢子堆,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生严重的致叶片早期干枯。
2、防治原则
应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原则。
3、病原菌
向日葵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性子器生于叶两面,圆形,黄色群生。锈子器杯状,群生于叶背夏孢子堆主要生在叶背,圆形至椭圆形, 冬孢子堆在叶背面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冬孢子椭圆形至长圆形,两端圆,分隔处稍缢缩。
4、发病规律
向日葵锈病以冬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春季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孢子,主要侵害田间早期出现的向日葵自生苗,形成性孢子器,产生锈孢子,传染到其他植株上。在夏季,夏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温暖多雨季节适于发病,一般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降雨越多,发病越重。此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菌源、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在三种因素中寄主的抗病性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在病害大发生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尤以湿度最为重要,其锈孢子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水份。总之,高温多湿发病重,低温低湿发病轻,连作和重茬发病重,轮作倒茬发病轻。
5、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烧掉或深埋,要及时深翻土地;加强前期管理,定期中耕松土,合理施用磷、钾肥;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一年以上的轮作,可以消灭土壤侵染源;合理密植,增强植株通风透光能力,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菌繁殖的生态条件。
5.2 化学防治
5.2.1拌种 用2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干拌50kg种子,或用80%成标悬浮??1:50拌种或用50%百克可湿性粉剂1:100进行拌种,可减轻发病。
5.2.2土壤处理 用70%代森锰锌或50%百克可湿性粉剂3kg/hm2拌适量砂土,结合播种均匀撒入。
5.2.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用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用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用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20%萎锈灵乳油400~600倍液喷雾,或用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