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现将三黄炮制方法归纳如下:
1 大黄传统炮制方法有四种: 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
1. 1 大黄取原药材,分开大小,除去杂质,洗净、闷润至软后,切厚片或块、干燥。
1. 2 酒大黄,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用文火微炒,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放凉。每100 公斤大黄用黄酒10公斤。
1. 3 熟大黄,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 公斤大黄,用黄酒30~50 公斤。
1. 4 大黄炭:取大黄片或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呈黑色时取出,摊开放凉。
据实验观察,用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生用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酒后,其力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酒炖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减轻腹痛等副作用,并增强了活血祛瘀的功效。炒炭后其泻下作用极弱,并有止血作用,可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
现代炮制研究:大黄经酒炒后,结合性蒽醌有所减少,泻下作用弱于生大黄。熟大黄结合性大黄酸显著减少,鞣质只减少了一部分,因此,泻下作用缓和,收敛力亦有减弱。大黄炒炭后,其结合性大黄酸大量被破坏,所含鞣质仅部分被破坏,且炭有吸附作用,因此,泻下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则相对增强,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2 黄芩炮制方法
黄芩传统炮制方法有黄芩、酒黄芩、黄芩炭。生黄芩清热泻火力强,用于热入气分,湿热黄疸,乳痛发背; 酒制入血分,并可借黄酒升腾之力,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 同时,因酒性大热,可缓和黄芩苦寒之性,以免伤害脾阳,导致腹痛; 黄芩炭清热止血为主,用于崩漏下血,吐血衄血。黄芩函制软化一般菡至“圆气”后半小时,或煮沸10min ,闷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薄片,黄芩菡制或沸水煮的目的在于使酶灭活,保存药效,又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黄芩遇冷水变绿,就是由于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可酶解黄芩中所含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产生葡萄糖醛酸和两种苷元,即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苷元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被氧化而变绿,故黄芩变绿,说明黄芩苷已被水解。
生黄芩原药材,冷水浸黄芩对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比“菡”或“煮”过的黄芩弱。酒炒黄芩煎剂时痢疾杆菌,炭疸杆菌,白色念球菌等抑制作用较生黄芩煎剂为佳。同时通过黄芩素含量测定,酒黄芩含量比生黄芩软片含量要高。酒炒后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每100 公斤黄芩,用黄酒10公斤。
3 黄连炮制方法
黄连传统炮制方法有酒炙,吴茱萸制,姜汁炙,黄连炭。据实验,因炮制加热程度不同,故小檗碱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小檗碱含量以生黄连最高,炒黄连次之,黄连炭最少,酒炙黄连小檗碱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种炮制品的作用随小檗碱的含量减少而减弱。由于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盐酸盐) 易溶于热水中,一般煎剂都能煎出其有效成分,所以认为黄连以不炒为好。如病情需要可发挥复方优势,将辅料药与黄连配伍,如在煎药时加入适量白酒或黄酒,可发挥黄连酒制的作用。以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适量吴萸与之配伍可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 加入生姜或姜汁与之配伍,可缓和其苦寒之性,治胃热呕吐。配伍辅助药物的用量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这样即可实现黄连各种制法的目的,又可避免因酒炙等炮制降低黄连的有效成分含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黄连疗效。
点击查看更多黄连种植技术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