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地老虎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2021-06-30 17:42来源:   作者:

随着党参种植面积的增加,其病虫害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总结了党参地老虎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给农户们提供一点帮助。

党参地老虎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中地老虎属昆虫的幼虫,为地下害虫,在纳雍县药用植物党参上以小地老虎危害为主。其以咬食(断)嫩茎危害,低龄幼虫(1龄和2龄)在党参苗嫩叶上取食,大龄幼虫(3龄后)白天潜伏在苗床的土里,夜晚出来危害,常将地面的苗党参苗咬断,造成缺苗甚至毁苗,直接影响大田党参的移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触角雌蛾丝状,双桎齿状,桎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缘线均为双条曲线;在肾形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斑,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后吃淡灰白色,外援及翅脉黑色。

卵:馒头形,直径0.61mm,高0.5mm左右,表面有纵横相交的隆线,出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顶部呈现黑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47mm,头宽3.0-3.5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颗粒。头部后唇基等边三角形,颅中沟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单峰。腹部1-8节,背面各有4个毛片,后2个比前2个大一倍以上。腹末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褐色纵纹。

蛹:体长18-24mm,红褐色或暗红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2刻点,背面的大而色深,腹末具臀棘1对。

党参地老虎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运用人力或机械进行翻耕,以减少地老虎幼虫体,消灭来年虫源;适度中耕除草,以破坏地老虎的孵化和羽化条件,使其不能繁殖。

②物理防治:利用地老虎的趋光性,安装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电灯诱杀成虫;将红糖、醋、白酒、水按3∶3∶1∶10的比例制成糖醋液,然后加入总量0.1%的80%敌敌畏乳油,用其诱杀地老虎虫源,诱蛾钵应安放在高出党参苗30 cm的支架上,每天清晨捡出死蛾,将诱蛾钵盖好,晚上将诱蛾钵盖拿掉,5~7 d换1次溶液,连续诱杀20~30 d,诱蛾钵放置密度2个/hm2。

③药剂防治:春播翻犁土地时,用4.5%敌百·毒死蜱粉剂15.0~22.5 kg/hm2掺细土450~600 kg/hm2均匀撒在翻犁土中,以杀灭越冬代地老虎的幼虫;播种时,将50%辛硫磷乳油500 g加适量水稀释,喷洒在12.5~15.0 kg细土上拌匀,即成毒土,将其撒入穴(沟)内,可预防地老虎咬食党参幼芽;党参出苗后,可将毒土撒施在党参苗四周,可触杀夜间出土危害的地老虎的幼虫;在党参苗床上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油2 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