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洋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2021-07-27 16:01来源:   作者:

白皮洋葱扁圆球形,鳞片肉质,白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味甜,略带辛辣,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但白皮洋葱抗病能力较弱,易发生病害,造成白皮洋葱品质低劣,严重影响了它的经济价值。为了获得白皮洋葱的优质高产,应做好相应病害的防治工作。

白皮洋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洋葱锈病

1.1 病原

病原菌为葱柄锈菌和香葱柄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在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冬孢子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白皮洋葱叶面,侵染植株。在南方病菌以夏孢子或菌丝体在田间活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反复侵染白皮洋葱植株,引起病害流行。

1.2 症状

洋葱锈病主要为害叶和花薹。发病初期,夏孢子堆在表皮上形成圆形稍隆起的桔红色疱斑,孢子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状夏孢子,秋后疱斑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叶片变形早落,严重时疱斑连结成片,叶片发黄,整株叶片枯死,花薹矮瘦或不能抽薹。

1.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避免连作;施足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和抗病能力;清除病株残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50%萎锈宁乳油700~800倍液,几种药剂可交替使用,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2 洋葱霜霉病

2.1 病原

病原菌为葱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属。葱霜霉菌以卵孢子在病叶、花梗、种子、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潜伏在鳞茎中越冬。2―3月气温升高后,带病洋葱病斑上长出孢子囊,成为初侵染源,借风、雨、浇水、昆虫进行传播。

2.2 症状

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一般在叶长13~15 cm以后呈现症状。病菌侵染白皮洋葱植株后,发病初期为苍白绿色病斑,随后在叶片和花梗上产生卵圆形或长条形病斑,淡黄色,稍凹陷,没有明显边缘。潮湿时表面产生白色霉层,很快变为淡黄色或淡紫色,叶片和花梗常从病部折断、死亡。干旱时叶片上只出现白色斑点,病叶枯萎。

2.3 防治方法

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3年轮作;发病株应及时拔除,收获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深埋;选择地势高、干燥的区域合理密植,多中耕,严格控制田间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7 d喷1次,连续喷3~4次。

3 洋葱紫斑病

3.1 病原

病原为葱链格孢菌,属半知亚门、链格孢属。在冬季寒冷地区,葱链格孢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潜伏于白皮洋葱鳞茎或土壤中越冬。翌年在带病植株子叶上形成褐色云状斑,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随后借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在冬季温暖地区,葱链格孢菌可在田间白皮洋葱上周年发生。

3.2 症状

葱链格孢菌主要危害白皮洋葱叶片、花梗、鳞茎。病斑首先从叶尖开始发生,或在蓟马为害的伤口处形成,初呈水渍状白色斑点,后变为淡褐色至暗紫色稍凹陷圆形斑,随后继续扩大,形成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扩大到全叶,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多个病斑汇合,葱叶或花茎在病斑处由下向上变黄枯死或折断。花梗发病,致种子皱缩,不能充分成熟。鳞茎在颈部皱缩,呈淡红色或黄色,潮湿时产生霉状物。

3.3 防治方法

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3 h进行消毒,浸后洗净,鳞茎用45 ℃左右温水浸泡1.5 h进行消毒;施足基肥,合理追肥,雨后排水,增强白皮洋葱抗病力;用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洋葱蓟马,以免造成伤口;发病始期可喷施58%甲霜灵锰锌对水500倍液,或80%绿亨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 d喷1次,连续喷2~4次。

白皮洋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4 洋葱猝倒病

4.1 病原

病原为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病菌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洋葱茎基部,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孢子

囊,能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苗床中,一般从白皮洋葱茎基部侵入幼苗。

4.2 症状

瓜果腐霉菌主要为害白皮洋葱二叶期以前幼苗茎基部。发病初期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渍状,病斑很快变成淡褐色,然后继续绕茎扩展,溢缩变细,子叶尚未凋萎,幼苗茎基部因失去支撑力而猝倒。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产生1层絮状白霉。

4.3 防治方法

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天气播种,种子出苗快,苗相对粗壮,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猝倒病的发生;严格执行轮作制度,选择地势高、能排能灌、避风向阳的地方育苗;发病株应及时清理,集中烧毁深埋;发病初期,喷施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50%百菌唑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5 洋葱灰霉病

5.1 病原

病原菌为葱腐葡萄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链孢霉科。葱腐葡萄孢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温度较低时,在病斑上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植株。

5.2 症状

葱腐葡萄孢菌主要为害白皮洋葱叶鞘、花梗及鳞茎颈部。发病初叶、花薹或小花上产生椭圆或近圆形白色斑点,病斑不断扩大,逐渐连成片,使叶卷曲枯死。高湿条件下,在枯叶上产生灰色霉层,后期病部产生黑褐色小菌核。贮藏期发病,鳞茎颈或肩部出现凹陷的病斑,而后腐烂、发臭。

5.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发病初期喷施3%多氧清水剂600~900倍液,或50%异菌脲胺1 000~1 5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 200倍液,或8%菌克毒克乳油1 0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2 000倍液,每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