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病害该如何防治呢?

2021-08-02 18:15来源:   作者:

进入十月一天天的变冷,大棚蔬菜也陆续定植完毕,拉开了生长管理的大幕。病虫害的防治是其中的重头戏。大棚黄瓜上,灰霉病、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蔓枯病、白粉病、小黄点等等,这几年经常发生的毛病真不少,一旦严重发生仅凭打药还往往难以凑效。

大棚黄瓜病害该如何防治呢?

这些病害之所以会严重发生是因为在有利于它们繁殖和活动的温湿光等条件下,凭借其超高的繁殖速率以数量优势攻克并骚扰黄瓜。打药只能有限的减少其数量,但在病害爆发病菌的数量已经很大的时候,仅凭打药就难以有效了。此时的上上策就是利用黄瓜和病菌对温度的反应差,通过变温调控来扰乱和抑制病菌的繁殖速率,再配合药剂的使用,其防治效果就会大大不同。

一、黄瓜对温度的反应:

黄瓜属于喜温作物,开花结瓜期的适宜气温是25~29℃,超过30℃,植株生长快,生长量大,但衰老的也快,超过3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错乱,花器出现障碍。在20℃左右的时候,光合和呼吸作用速率大大下降,但在绿色器官内合成的光合有机产物输送到瓜条上的速率更快。

一个生长季中,黄瓜生长期及其产量和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在20~30℃范围内,温度越接近最高值,植株的生长速度越快,短期的结瓜量越大,但衰老的越快,结瓜期更短;

一天中,黄瓜在日出以后,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回升,光合作用速率也随之增加,当中午前后棚内黄瓜植株结瓜位置周围的气温达到30℃的时候,其光合合成速率和呼吸消耗的速率之间的差值达到一个最大值,超过30℃ ,尤其是超过35℃,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显著高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但得不偿失,甚至会导致植株代谢紊乱,出现生理性障碍;中午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都会下降,在太阳落山以后,棚内气温达到20℃左右的时候,光合合成作用停止,呼吸消耗也降低,此时,绿色器官内的有机物送达到瓜条内的速率达到高峰;黄瓜生长的最低温度在10~13℃,也就是说,晚上棚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这个数值;

二、病菌对温度的反应:不同的病菌对气温的反应是有差别的。

1、灰霉病:灰霉病病菌繁殖和活动时耐受的温度最低,连续阴雨天气时,只要棚内温度在10~23℃范围,湿度超过80%,病害就极易爆发。气温高于30℃或低于4℃,湿度低于80%的时候,病菌停止侵染,病害蔓延也随之停止;

2、霜霉病:霜霉病病菌孢子囊形成的适温为15~19℃,萌发最适温度为21~24℃。此时如果叶面有水滴或水膜,4个小时就可以产生孢子囊,1.5个小时产生游动孢子,2小时以后侵入叶片组织。当气温超过30℃时,即使湿度合适,病害的发展也会非常缓慢;

3、角斑病:18~26℃和75%以上的相对湿度是其最适发生条件,;

4、黑星病:20~22℃为其最适发病温度,超过35℃ 即可明显抑制病菌产孢和生长;

5、蔓枯病:25~27℃,80~92%是其最适温度和湿度。大棚内通常是蔓枯病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加重;

6、炭疽病:在24~26℃和97%以上的相对湿度条件下,5个小时即可完成侵染过程,3~4天就可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超过30℃,空气干燥的时候,病害停止发展;

7、白粉病: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50~85%的相对湿度,即闷热寡照的环境利于病菌的侵染;

8、靶斑病(棒孢叶斑病、褐斑病):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 ℃,产孢的最适温度约为30 ℃,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90 %以上才能萌发,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大棚黄瓜病害该如何防治呢?

三、变温控制病害的发生:从以上可以大致总结出,处于结瓜期的黄瓜最适温度在25~29℃,超过35℃会扰乱其代谢规律。但这些数字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所产生的反应。短时间的高温对黄瓜的不利影响一般不会太显著,甚至会因为高温胁迫刺激黄瓜植株启动免疫功能,进而提高对逆境和病菌侵染的抵御水平。因此,在黄瓜结瓜期可以针对黄瓜和当时发生的主要病害的病菌对温度反应上的差别,进行适度的温度调控。

对结瓜期的黄瓜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29℃左右最佳,但鉴于温度计一般悬挂在植株的上方,上面显示的温度数字实际上是温度计周围的气温,会比偏下的结瓜位置周围的温度高一些,所以,一般的,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应该在30℃左右比较合适。

这个温度数值,利于黄瓜的生长,更好的抵御病菌的侵扰。

当灰霉病菌、霜霉病菌、炭疽病菌、角斑病菌严重发生的时候,白天温度计上的最高温度可以调整到33℃。

如果棚内黑星病、蔓枯病和白粉病严重难治,中午的气温可以短时间上升到35℃。

如此高温处理,每天1~2个小时,同时结合放风,连续3~5天,即可有效控制这些病菌的滋生,在此基础上再喷药,其药效会好的多。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