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会不会有事?”特大暴雨过后,不少人担心,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大国粮仓——粮食储备库是否受到影响。为此,记者实地探访了郑州的多个粮库。
7月28日,中储粮郑州直属库智能监控室。透过大屏幕,记者看到:库区,32个房式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仓内,小麦足足堆了6米高,满目金黄。
这里是粮仓的“智慧大脑”,及时传递粮食的“健康信息”,遍布粮仓的100多个高清摄像头宛如“千里眼”“顺风耳”。
该直属库仓储科科长曹宇飞正在查看4号仓房内的情况。点开3D模型界面,成百上千个温湿度传感器在显示屏上立体呈现。
“温湿度都达标,但在汛期,不去实地看看,还是不放心。”说着,曹宇飞拿起安全帽奔向库房。
路上,工人们正在加高仓门防水墙。“当时院内积水及膝深,还好我们在汛期到来前对门窗、通风口武装到了‘牙齿’,进行了三层防护封堵,保证粮食颗粒无损。”曹宇飞说。
抵抗暴雨只是第一道考验。积水退去后仓内的高温高湿环境才是粮食储存的最大威胁。
“储粮是会呼吸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它们‘新陈代谢’最快。”7月29日,在中原粮食集团中牟库,业务部经理王保祥向记者解释。通过调控粮仓温湿度,让粮食的生命活动慢下来并一直保持,就能有效防止霉变、生虫、发芽。一般来说,仓内温度越低越好,空气湿度保持在30%至50%。而通风是控温控湿的关键。
王保祥带记者来到7号粮仓内查看情况。“前两天,这里的空气湿度高达85%,经过开窗和智能通风,促进粮堆气体交换,现在湿度已经降到55%了。”
王保祥替国家保管粮食近30年了。他清晰地记得,早年间需要人工翻搅进行粮堆气体交换。一个1600平方米的粮仓,三四个工人要干一上午,效果也不好。如今,利用智能通风,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能轻松操作20个粮仓。
王保祥提到的智能通风系统是埋藏在仓底的风管,通过输送外界风实现仓内空气与外界的流通、互换。除此之外,粮仓里还有一套内环流设备。王保祥解释,体量巨大的粮堆内部温湿度是有差别的,通过内环流系统,能均衡调节粮堆表层和内部的温湿度。
“储粮有一套完整链条。从新粮入库,我们就要把粮食水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保管期间,尤其是夏季,及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才能确保储粮品质。”中原粮食集团副总经理徐晓娟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多年来,粮仓安然无恙,靠的是仓储基础设施和绿色储粮手段的丰富发展,更离不开一代代储粮人的坚守。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