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按下“快进键”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2022-02-16 17:36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春节刚过,走进位于千阳县的宝鸡市金梦民间工艺制品有限公司,30多名妇女在工位上飞针走线,正埋头刺绣虎头帽等特色工艺品。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没有闲一天,加班加点向客户提供刺绣产品,每天要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发100多件订单,目前接到的订单已全年饱和。100多名脱贫的妇女姐妹和我们一起干,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既能照顾老人孩子,也不耽搁地里活儿,劲头足得很。”该公司经理王海燕说。这是宝鸡市按下“快进键”,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的一个缩影。

  机制体制推动 

  扣紧乡村振兴“责任链” 

  2021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建立有效衔接责任清单,扣紧市级统筹、县级主体、镇级实施、村级落实的“四级责任链”。

  宝鸡市对标国家和省上过渡期政策,研究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了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肩挑”比例达到99.6%。针对换届后人员调整变化,宝鸡市举办各类培训班214场次,培训干部3.58万人,138名科技特派员选派脱贫村,232名专家人才与236个基层单位开展结对帮扶。

  宝鸡市探索建立全面查、从严核、精准帮、评估销、抽样检“五步协同”防返贫机制,坚决守住底线,在镇、村、组三级选配4.39万名网格监测员,实行常态化防返贫监测排查,一旦发现农户有返贫风险迹象,市、县、镇、村四级齐抓共管,立即采取精准帮扶措施,解除返贫风险。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19批次222个村抽样核查,解除风险3661户1.2万人。

  产业就业增收 

  走稳乡村振兴“致富路” 

  宝鸡市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围绕“3+X”产业布局,依托果业、奶山羊、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四大板块,持续发力,制定《“十四五”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接续实施巩固脱贫成果“十大提升行动”,用5.42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产业项目569个。

  2021年,宝鸡市申报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1个、新增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个、新发展家庭农场3606家,改建提升标准化果园10.6万亩、新增设施和高山蔬菜2.4万亩、奶山羊存栏101.6万只、生猪存栏75万头。

  “80后”青年闫建林是陇县固关镇苟家沟村村民,曾在广东一家电子公司打工。当他得知父老乡亲搬出大山后,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了5家社区工厂,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70余户脱贫户113人在家门口变身“上班族”,走上小康路。

  “接下来,我要继续扩大规模,让更多父老乡亲的‘钱袋子’鼓起来。”闫建林说。2021年,宝鸡市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3.49亿元,惠及66.84万名群众。

  稳定就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宝鸡市按照“就业围着增收转、岗位跟着群众走”的思路,创新探索组织化输出、园区化承载、兜底化安置、实名制管理“三化一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新模式,做到政策衔接与帮扶衔接并举、节前稳岗与节后返岗并行、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2021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1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6.68万人。

  共建共享提升 

  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以来,宝鸡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公共服务条件,全面提升乡村共建共享水平。

  宝鸡市高点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探索建立“四个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全市发动干部群众百万人次,清理垃圾10万余吨;改建户用卫生厕所2.15万座,全市86.5%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4%,位居全省前列。

  宝鸡市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自治和德治发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规范权力运行、兜住道德底线,持续推进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创建。全市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1074个,占村庄总数的92%。

  同时,宝鸡市持续强化医疗保障,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701个、镇卫生院158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246个,实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23个,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